摘要: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小學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展開分析,希望能為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切實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素質(zhì)品德的提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
一、 前言
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小學語文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通過開展兒童文學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文學修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對兒童文學教育提高重視程度,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教學質(zhì)量。
二、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 兒童文學豐富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在小學階段開展兒童文學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兒童文學教育,有利于拓展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閱讀量。兒童文學相比較其他種類的文章,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增長見識,同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小學生普遍對兒童文學感興趣,均能夠積極地展開閱讀學習,可以保證學習效率,由此極大程度地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 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
能否保證小學語文教育質(zhì)量,關(guān)鍵在于小學語文教材能否滿足新課改要求。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材,是根據(jù)一定的結(jié)構(gòu),能夠合理的組織語文知識,以此達到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都是根據(jù)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方面,經(jīng)過精挑細選,從而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兒童文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說,《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話,《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等寓言,都非常具有哲理性,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見,兒童文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
(三) 兒童文學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
兒童文學是一種符合兒童學習需求的作品形式,其符合兒童的喜好和思維方式,同時也比較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兒童文學教育,有利于教師對小學生的性格、興趣、行為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通過展開兒童文學教育,教師可以有效地進入小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保證了教學效率。
三、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教學建議
(一) 注意文章的整體性和文學性
兒童文學同其他文學作品不一樣,不管是在文章體裁方面,還是在講授方法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并且,兒童文學內(nèi)容豐富、富有童趣童真,故事情節(jié)比較夸張,非常具有想象力,文章中運用了非常多的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兒童文學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富有想象的創(chuàng)作,其在小學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以說兒童文學對小學生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在以往的兒童文學作品講解中,教師只是關(guān)注字詞句的講解,而忽視了文章的文學性、中心思想、以及文學的整體講解。此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地品味到兒童作品的美感和魅力,降低了學生理解程度。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前分析文章,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接受能力,整體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性,一方面確保學生掌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體會到兒童文學的意境和美感,品味到文章的語言韻律之美。教師在朗讀兒童文學時,必須富有感情的朗讀,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配合適當?shù)囊魳泛蛨D像,由此使學生沉浸在夢幻的場景中,真正地對兒童文學作品有所感悟,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二) 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種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更好地放松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在小學語文兒童作品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有意識地營造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學生共同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的朗讀、演繹等等課堂活動,由此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比如說:在《守株待兔》兒童文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guān)的視頻動畫,以此使學生沉浸在良好的氛圍中;然后師生共同討論,為何沒有再次等到兔子?此篇文章蘊含了哪些道理等等。
(三) 提高小學教師的兒童文學鑒賞能力
兒童文學,不只是簡簡單單地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文章內(nèi)容,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兒童文學所蘊含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所以,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融入到故事中,對故事人物的形象、故事所蘊含的意義展開想象和探究,同時能夠?qū)适逻M行有效地敘述和概括。教師為了具備良好的鑒賞能力,必須能夠?qū)χ型鈨?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做到全面的認識,對兒童文學作品有自己的鑒賞標準,同時能夠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帶領(lǐng)學生進入到兒童文學的世界中,從而構(gòu)建高效的兒童文學課堂。
四、 總結(jié)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兒童文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方面,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深入分析兒童文學,選擇更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呂玉花.淺談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兒童文學[J].大觀周刊,2013,(7):137.
[2]黃自標.淺論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6,(81):43.
作者簡介:
陳雪蕓,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車嶺鎮(zhèn)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