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因為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基礎性地位,所以史料實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素養(yǎng)。但是受長期單一的歷史教學模式影響,現(xiàn)在的高中歷史課堂出現(xiàn)了為了用史料而用史料的現(xiàn)象。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
【關鍵詞】史料實證 高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60-02
一切歷史觀點都是以史料為基礎得出的,這也就是歷史學與文學的不同,文學可以風花雪月、天馬行空,而歷史卻是一門講證據(jù)的學問。想要獲得歷史的認識,首先要學會運用史料。隨著教師素養(yǎng)的不斷增強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比以往生動得多,教師可以運用各種史料進行課程導入、銜接和總結,這也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然而,史料在課堂的運用中仍有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列出三個方面的問題。
1.史料的選擇問題
史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局限性的特點是選擇史料的標準。
首先是真實性。杜維運先生認為:“任何一種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錯誤,可能有虛偽,可能有私人的愛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見,不經精密的考證,即篤信不疑,后患實無盡無窮?!彼允妨系倪x擇首先要辨別真?zhèn)?。不太真實的材料應用在教學中會對學生的認知造成影響。另外有些歷史撰述,即使沒有史實性錯誤,也會因為一些特定的立場或理解造成偏差,因而教師在選擇史料時還應該盡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影響,還原最真實的歷史。
其次是有效性。從歷史因素來看,選擇的史料應該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各方面都符合課堂所要傳授的內容,否則史料再準確,對于課堂而言也是無效。隨意地堆砌史料亦或是一則史料得出多種結論的做法,都是如今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史料作為某一特定時期的產物,肯定有其局限性。如果一個問題只有一條史料來證明,那么這個問題肯定不成立,也就是說“孤證不立”。教師在選擇史料時往往會偷工減料,用一條材料說明很多問題,這其實不利于學生辨別史料的證據(jù)價值。既然史料本身具有局限性,那么在證明相關結論時,可以引用不同種類的史料進行互補。
2.史料的解讀問題
史學家何炳松說:“所謂研究歷史并不是搜到材料,就立刻可以得到著作;亦不是看見史料,就算是明白事實的真相?!笔妨媳仨毥涍^考證、解讀才能成為有價值的證據(jù)。這就要求教師在引用史料的基礎上還能幫助學生解讀和發(fā)現(xiàn)。
史料的解讀可以分成“了解”和“理解”兩個層面。“了解”層面包括:史料的類型、作者、產生時間還有地點?!袄斫狻钡膶用姘ǎ?.史料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什么?其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2.史料隱含著作者怎樣的立場、意圖和偏見?3.在特定思想和社會背景下的史料具有怎樣的真實含義?4.史料沒有告訴我什么?這是為什么?5.還需要尋找什么史料填補證據(jù)鏈?
“了解”層面的解讀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袄斫狻睂用娴奈妩c卻不是都能達到的。大多數(shù)人能做到1、2兩點,考試的要求也基本上就是這兩點,因此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史料的解讀也就止步于第二點。這五點要求雖然都屬于“理解”層面,但是難度確實有區(qū)別的。上海卷的“絲綢之路”題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對于剩下的三點要求的考察。由此可以推斷,那個地區(qū)的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肯定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帶領學生解讀史料時,不能淺嘗輒止,要能適當?shù)挠兴卣埂?/p>
3.體現(xiàn)史料價值的問題設置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當今課堂的主體逐漸向學生傾斜。教師更多地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于是課堂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好的問題要能夠對學生既有的認識形成沖擊,讓他們產生好奇心,從而打開思維的大門。由于網(wǎng)絡資源的豐富,現(xiàn)在的學生掌握的知識、形成的觀念遠比之前的學生先進得多。所以教師如果不與時俱進,及時地補充自己的“能量”,那么在課堂上將很難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課堂提問如果過于簡單和表面化,那么學生的能力就很難得到提升,漸漸地就會落后于人。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對于史料的選擇會出現(xiàn)比較隨意,不夠嚴謹?shù)默F(xiàn)象,對于史料的解讀也會不夠全面深入,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史料在歷史學科中處于基礎性地位,是獲取歷史知識的主要媒介,因此史料實證也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中很重要的一項,把運用史料看成一項任務或是只用于裝點門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史料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仍需要不斷探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