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翻轉課堂模式的內涵,分析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根據(jù)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提出幾點問題,根據(jù)翻轉課堂特點制定應用方案。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生物;教學模式
一、翻轉課堂內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將傳統(tǒng)的課上傳授知識課下做作業(yè)的教學順序翻轉過來,改為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視頻等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而課上則以同學之間討論、教師差異化輔導、自主探究、課上測驗等方式來使學生消化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改變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翻轉課堂更加符合“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的理念;其次,翻轉課堂更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知識傳授,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展;第三,生物科學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翻轉課堂可以使學生在課下通過各種資源學到更多的與生物學相關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第四,初中生物學是一門更側重于生物實驗的學科,翻轉課堂有利于學生在課前對生物實驗做好準備,在課上可以使學生將精力放在實驗操作上,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作用。
二、我國初中生物教學存在問題
(一)學校對生物學科不夠重視
初中生科課程在中考中的分數(shù)為30分,約占中考總分數(shù)的4%,也正是這較少的分數(shù)比例,使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對初中生物這門課程不是很重視。很多學校的生物教師都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其他專業(yè)教師帶教。就算是師范院校生物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對待初中生物也因其不受重視,而在教學中敷衍了事,缺乏對初中生物教學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而作為學生,面對繁雜的課業(yè)任務,缺乏創(chuàng)新、單調無味、中考占比不高的初中生物學課程,也是大多應付考試,而非對生物課程本身的興趣,這種學習態(tài)度下,學生自然也就學不到真正的生物學知識,更不會真正學到生物學課程的重要性。而要解決這種因學科不受重視造成的初中生物課程的尷尬地位,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則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二)師生缺乏互動
師生互動是當前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要求,而目前初中的生物課堂上,其教學模式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模式,即以教師課程教授,學生接受知識,而師生間的互動也多體現(xiàn)在課堂提問、課下答疑、教師評論作用等方面,且這些互動也會受課堂時間的限制,使得學生對于課程知識不能充分消化,而教師也會因無法詳細地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無法就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及時調整。而如果這種教學模式長久下去,必然無法得到好的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效果。所以說,教師一味地強調知識的傳授與講解,而忽略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不可取的。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與交流能力,再就學生的疑問和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與分析,則會使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和知識掌握更加有利。
(三)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應該起到的作用的引導作用,通過引導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這也是新課標改革一直所強調的。而 事實上,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在教學設計上,還是課堂教授中,都是將知識傳授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有些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和追趕教學進度,采取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方法,甚至是通堂只進行知識講授,以求最快地將教學內容塞到學生的肚子里,全無考慮學生是否能夠全部接受或消化,也不給學生思考、探究、討論、提問等機會。誠然這種教學模式在應對中考考試時,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但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探究思維的建立與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在考試中同一類型題換一種思路、換一種說法,卻會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答不上來。這也就體現(xiàn)出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重要性。
三、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前面提到,我國初中生物教學因不受重視、課堂教學缺乏師生互動、缺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等原因,其教學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而翻轉課堂的特點則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一)課前準備工作
1、制作教學微視頻
翻轉課堂的一個特點就是需要課下進行視頻教學,而微視頻的制作則是對教師的一大考驗。在微視頻制作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重復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制作出不同難易程度的視頻,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
2、制作導學案
導學案的制作以素質教育理論要求為基礎,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主動參與為目標的教學方案。導學案是課下與課上教學之間的紐帶,是課堂教學前對學生課下觀看微視頻等教學資源后的補充,也有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知識獲取與消化能力的作用。
(二)課上教學
1、檢測
翻轉課堂中課上教學是對學生課下觀看且學習微視頻內容的效果檢測,教師就學生課下學習所產生的疑問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并根據(jù)教學大綱的主要教學目標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進而使學生形成該章節(jié)的知識框架,進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況總結能力。
2、自主探究式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教師通過課上生生、師生間的互動與討論,創(chuàng)造情境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初中生物學這種貼近生活、要求動手能力強的學科,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實際動手等方面的能力。
3、交流學習成果
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就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并就這些成果進行評價與總結。
參考文獻
[1] 周孟松. 翻轉課堂在初中科學教學模式應用的初探[J]. 亞太教育,2016,(3):40.
[2] 李萍. 微課在初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初探[J]. 科技文匯,2016,(9):107-108.
[3] 周密. 翻轉課堂教學形式下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學實踐探索[J]. 教育科學論壇,2015,(6):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