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珊
摘 要:德育在中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才能為學生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拓展多樣化的英語教學形式,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對話式,引導謙恭禮讓;敘述式,理解奮力拼搏;體驗式,校正價值取向;討論式,遵守社會公德。
關鍵詞:初中英語;德育教育;教學形式;價值取向;社會公德
蘇格拉底曾說:“假定美德即知識,那么無可懷疑美德是由教育而來的。”教師理應在注重學生們智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們德育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德育與其他各方面教學相互結合與滲透,使學生們?nèi)?、健康地發(fā)展與成長,為國家培養(yǎng)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青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對話式,引導謙恭禮讓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處處需要應用到很多會話、日常用語,這些對話中包含著許多德育知識。展開對話式的英語教學形式,讓學生們在對話中感悟謙恭禮讓的氛圍,有助于學生們建立優(yōu)良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美好的個人品行。
比如在教授七年級的用書時,我讓學生們在每日課堂乃至日常生活中時常練習一些基本的文明用語,引導著他們變得更加謙恭禮讓。比如剛遇見一個陌生人時,要學會說“How do you do?”應對對方的回答也是一樣。結尾要禮貌地附帶一句:“Nice to meet you.”如果遇見普通朋友,要打招呼時可以說:“Good morning.”或者也可以這樣說:“Hello/Hi.”如果需要托人辦事或者打擾到人可以說:“Excuse me,would you please...?”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說:“Thank you/Thanks.”
對話式英語教學,將英語文明用語滲透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讓同學們能夠在練習英語口語、學習英語語句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引導他們培養(yǎng)謙恭禮讓的品行習慣,促進對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文明公德的滲透,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
二、敘述式,理解奮力拼搏
教師往往通過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們自主獨立地進行某個篇章的閱讀并完成相關選擇題與問答題的解答工作。敘述式英語教學,在教學內(nèi)容中重視美德思想的教育,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促進學生們自主學習。
跟學生們講七年級用書中的“A Man Who Never Gave Up”的時候,我在講解有關課文內(nèi)容的生難詞匯與重點句型之前,首先對課文人物的背景知識進行了概括,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癏ave you ever known Edison?”我向?qū)W生們發(fā)問,接下來我講述了愛迪生經(jīng)過刻苦努力提出自己種種創(chuàng)新想法的故事。他小時候特別愛讀書,但他不同于別人“He searched the knowledge by himself with all his efforts.”同學們漸漸明白只有通過奮斗拼搏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紛紛對愛迪生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在課堂內(nèi)容開始之前,適當?shù)夭迦胍欢ǖ谋尘爸R,通過敘述式教學促進學生們對奮斗拼搏、堅持人生理想、自主獨立等品德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們增強對課堂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三、體驗式,校正價值取向
英語作為一門母語外的新語言,必要性的表演活動有助于學生們增強對英語學習內(nèi)容的體驗,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體驗式教學,在教學中校正學生們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進一步滲透。
在學習七年級第三單元“Is This Your Pencil?”的時候,我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并讓他們派出代表抽取一定同學的物品,接下來讓他們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相互交流尋找“失物主人”。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體驗,親身去體驗作為失主、招領人的內(nèi)心感受,同學們感受到角色的焦急與激動?!癐s this your pencil?”“No,it isnt mine,but maybe it belongs to that group.”“Is this your book?”“Yes,it is mine.Thank you.”這時我適時地教育學生們要拾金不昧、懂得禮貌。
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們在真實氛圍的體驗中深刻感悟到了失主的心理活動,感同身受。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地校正學生們的價值取向,對于學生們提升自身道德涵養(yǎng),增強對英語課堂的興趣與熱情,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具有重要作用。
四、討論式,遵守社會公德
以往學生們只是循規(guī)蹈矩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熏陶,難以形成自己有見解的觀點。討論式的英語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們發(fā)自內(nèi)心提出自己有想法的見解,對于社會公德的學習培養(yǎng),德育教育的進一步滲透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教授學生們學習“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時,我組織學生們對環(huán)保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們有的說應該從校園中做起,對一草一木進行保護,對觸手可及的垃圾進行拾撿工作,有的學生說應該召開一定的講座對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強調(diào),有的學生說應該組織一個志愿隊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社會上進行環(huán)保工作。最后討論后我對學生們進行總結“Everyone should do your own efforts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But What we need to remember is it is our efforts not ones efforts.”
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將自己的思想順利地轉(zhuǎn)化成了語言,提升了自己口語表達與應用思考的能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了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順利地促進了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多元化、全面性的英語教學方式的選擇,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具有重要作用。運用多角度、多元化的方法進行學生們德育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對提升學生們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英語水平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擎珺.初中英語教學滲透學科德育的實踐研究——基于“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視角[J].教育參考,2017(4):45-51.
[2]馬耀國.談立德樹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3] 陸純東.淺議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學生英語,2014(35):61-61.
(作者單位:湛江市坡頭區(qū)龍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