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婷婷
【摘 要】信息手段對地理教學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廣大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其功能,科學合理運用信息手段補充教學信息,營造濃厚教學氛圍,幫助理解教學重點難點,實現(xiàn)教學成效快速提升。
【關鍵詞】初中地理;信息手段;運用研究
地理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知識點更加深奧,揭示的道理也比較難以把握。究其原因和地理學科的特點有關,地理學科既沒有語文那樣可供拓展的空間,也沒有音樂教學那樣濃厚的氛圍。如何提高地理教學效率,除了狠抓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革之外,還要重視體現(xiàn)信息手段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信息手段運用于地理教學的意義
信息手段是指以多媒體為核心,融合演示設備與網(wǎng)絡而組成的教學輔助系統(tǒng)。信息手段運用于地理教學具有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有助于營造濃厚教學情境。多媒體帶有影音演示功能,在課堂上進行相關信息的演示,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明顯提高,整個地理教學的氛圍格外濃厚,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地理教材所蘊含的知識點較多,但是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論述,屬于畫龍點睛、提綱挈領式敘述,在實際教學中理解難度較大,特別是一些和學生生活距離比較遠的內容,他們缺少直觀感知。有了多媒體的幫助,這些內容可以更加形象的演示出來,極大的豐富了地理教學的內容。
三是有助于緊湊地理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節(jié)地理課寶貴的四十五分鐘要發(fā)揮出更大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板書占用了較多的時間,而信息手段只要預先在程序設置中進行編輯,鼠標輕輕一點, 原本需要手工抄寫的內容直接演示在大家面前,整個教學的流程更加緊湊。
二、地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手段的路徑
信息手段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講究方法和策略,也要用在最關鍵最需要的時刻。
1.運用信息手段補充地理趣味知識。地理學科屬于一門自然學科,教學研究中許多趣味知識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介紹了世界各地一些具有特色的宗教,包括宗教的來源、宗教的儀式等等,使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有了相關知識的了解。大家對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宗教儀式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筆者乘勢引導學生進入到下一部分的學習研究之中,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展地理學習。類似的內容還有很多,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手段補充與這一節(jié)課教學相關的趣味信息,達到了拓展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雙重目標。當許多趣味知識從信息手段中演示出來時,大家對地理學習的看法有了明顯改變,認為地理學習中有很多的樂趣。
2.運用信息手段直觀演示學習難點。地理教學中許多知識點的記憶、規(guī)律的理解非??菰?、容易混淆,往往成為了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對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實際情況,運用信息手段將其直觀形象的演示出來,幫助學生化難為易、深入淺出加深理解。例如在地球的運動教學中,有些學生任憑老師講得口干舌燥,還是一懂不懂。對此,筆者專門制作了課件,在課堂上以多媒體進行形象化立體演示,對地球運動的軌跡、規(guī)律,以及與我們一年四季、白晝黑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形象的展示。學生對照教材內容、對照屏幕進行感悟,文字與動畫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對地球的運動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對其規(guī)律也有了更加精準的把握,學習中的難點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手段在地理學習中有著化難為易的神奇效果,特別是學生依靠自己的想象無法完全理解的內容,在信息手段的協(xié)助下較好的演示出來了,幫助大家掌握了規(guī)律,提高了學習效果。
3.運用信息手段拓寬學生地理視野。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地理知識的豐富和視野的拓展。僅僅依靠教材中的文字插圖無法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手段,從網(wǎng)絡中下載相關的信息與教學課件相融合,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地理,增加地理知識儲備,拓寬學科視野。在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這一單元教學中,無論是日本、東南亞還是俄羅斯,每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都專門下載了相關的風情短片,特別是過去《正大綜藝》欄目攝制組遠赴這些國家拍攝的風景短片,質量極高,給人以美的享受。大家隨著鏡頭的切換和主持人深情的講解,仿佛置身于這些國家,在東南亞漫步,在俄羅斯小憩,學生對這些國家的景色、人文有了更加豐富的感知,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達到了較好的學習立即效果。
4.運用信息手段促進學習研究深入。地理教學中有些內容需要深入研究、揭示規(guī)律,借助于多媒體手段獲得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基礎數(shù)據(jù),可以提高研究的深入程度。例如在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手段,揭示了我國耕地、水等資源總量在世界排名,以及人均資源總量世界排名等詳細數(shù)據(jù),讓學生既看到我國地大物博,同時也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人口眾多、基數(shù)大,人均擁有的自然資源相對較少,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層面,使大家能夠客觀辯證的看待國內資源總量的問題,進一步增強節(jié)約型開發(fā)利用的責任感。在信息手段提供各類數(shù)據(jù)對比的基礎上,地理教學可以深入的開展下去。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要盡可能運用信息手段補充教學信息,特別是具有支撐作用的數(shù)據(jù)圖表等,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掌握更多、理解更深。
三、結束語
信息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強化教學研究,從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就將信息手段融入其中,對使用的時間、頻率、方式進行充分的比對,確定最佳方案并在教學工作中有效運用,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要讓信息手段對地理學科的促進作用發(fā)揮至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春華.借力信息技術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9)
[2]王思泉.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9)
[3]成介林.“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