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鵑
【摘要】小學體育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從小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體育課觀察與模仿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所以本文從小學體育觀察與模仿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 ; 觀察 ; 模仿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67-01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教學,其主要的教學場所是在室外,對于學生興趣的調動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對于小學生來說,開放的空間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天性,使其懷著積極的情緒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內心的動機,讓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從而使得體育教學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切實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觀察和模仿是人類學習動作的基本方法。教學中往往通過“好奇地看,有意的模仿”而達到預期的目的。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和模仿能力呢?
1.討論交流發(fā)言,通過觀察模仿讓學生“大膽展示”
每當教師或學生演示示范、對比示范時,教師因勢利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大膽發(fā)言。教師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使其對動作技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較快地掌握動作技術,解決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與別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體育課上學習“前滾翻交叉轉體180°”這一動作時,教師首先做示范,目的就是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觀察的對象,再讓他們通過觀察、相互交流談論,初步建立一個正確的動作表象。之后,小學生按照教師的示范和要求進行模仿練習。如果學生模仿得不對,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正誤對比的視頻范例,小學生根據(jù)這些新的印象再做模仿,并在反復練習中糾正錯誤動作,直至掌握正確的動作為止,這是體育學習的基本過程。
2.豐富教學方法,開展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主要是以單一的體育教學為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開發(fā)與利用小學體育課程資源需要不斷豐富教學方法,開展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
一是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將體育運動項目及其注重事項向學生展示出來,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授學生籃球技巧時,老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NBA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結合視頻為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注意事項,最后帶領學生進行籃球對抗賽。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還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是通過合作學習教學法,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開發(fā)利用小學體育課程資源時,老師可以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成相應的小組,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這樣能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3.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時常有“得意之色”
表揚的力量對小學生有神奇的激勵作用,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過程中學生觀察或模仿時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合適的肯定,調動全體學生認真觀察與模仿的積極性。
例如,有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單親家庭,學習成績差,學生大都看不起他,他很自卑。學生們一起做游戲時,有的學生不愿拉他的手,不愿他參加??吹竭@種情況,筆者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他穿著干凈,活動時能盡最大努力完成,而且常常會全神貫注地聽或看教師的一舉一動。于是在一次“前滾翻”的教學中,筆者做了兩次示范后問學生:“我用頭部的哪個位置先著墊子的?”學生眾說紛紜,有說腦門的,有說頭頂?shù)模挥兴毤毜卣f:“后腦勺?!薄皩?,你真棒!那你能模仿一下老師剛剛做的動作嗎?”他很吃驚,繼而挺起小胸脯走到墊子上有板有眼地完成了全套動作。筆者當即抓住此情此景,及時地表揚了他,表揚他認真觀察、愛思考的精神。這個學生眼睛亮晶晶地看著筆者,嘴角泛笑,其他的學生也用另一種眼光看著他,眼睛里有羨慕、有溫暖、有愛意。從此,這個學生一看到筆者就歡快地叫“老師好”。在表揚和鼓勵的同時,筆者還注意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成功、體驗快樂、提高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從而使教學“錦上添花”。
4.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技能的觀察及模仿能力
體育技能學習過程中,觀察任何一項技術動作都應遵循一定的順序。在觀察動作復雜、多關節(jié)同時運動的技術時,除了觀察連貫技術的整體概貌外,還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示范者的身體部位。如在觀察籃球教學中的三步上籃時,應先觀察下肢運動,其次觀察騰空時身體的姿勢,再觀察上肢的申臂,手的撥球動作。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選擇合理有效的觀察面及觀察距離是非常重要的。觀察面有三種:正面觀察、背面觀察和側面觀察。觀察左右運動動作時采用正面觀察;觀察前后運動動作時采用側面觀察;觀察動作方向與路線變化較多、動作較為復雜的動作時采用背面觀察。觀察動作幅度小、移動距離長或原地展示動作細節(jié)的運動動作時選擇位置應較近;觀察配合動作時距離適當遠一些;單個動作的技術要領講述時,距離可適當近一些。
5.培養(yǎng)學生的動作模仿能力
模仿,不僅僅是“照貓畫虎”,而是要善于把別人的經(jīng)驗、理論移植到自己的學習實踐中來,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此外學生對動作觀察不明確,動作模仿時就沒有內涵,這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理解動作含意,并能將以往的學習與新的動作技能結合起來進行比較,總結經(jīng)驗并運用到新技能的學習中來,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技能理論。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認識、情感、意志、性格等)是伴隨智力因素一起決定學生模仿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狀態(tài)(喜或怒、愛和惡、堅強和膽怯、開朗和內斂)直接影響學生模仿欲望的形成,制約學生對動作模仿的進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種有效手段,積極的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和良好的情感作用下形成強烈的主體學習的欲望,建立學習的主動性并作用于機體,提高學生模仿的積極性及機體的實際動作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任何學習任務中,都是不能只靠觀察,還應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實踐指的就是模仿練習。所以觀察與模仿相承接,觀察是模仿的先導,模仿為觀察的延續(xù),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將二者密切結合,使其相互促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學動作時應邊觀察邊模仿,這樣便于學生對動作技能建立初步動作概念。
參考文獻
[1]張艷芬.觀察學習綜述[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3):56-57.
[2]陳志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05:9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