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荊江
【摘要】本文對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所表現(xiàn)出來特點做出了分析,另外提出了思政理論課堂中開展體驗式教學模式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職高專 ; 思想政治理論課 ; 體驗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36-01
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各高職高專院校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環(huán)節(jié)予以強化措施。同時,要將思政理論課程培養(yǎng)建設成為學生終身受益課程,這對高職高專院校提出了較高教學任務要求。為了能夠實現(xiàn)新型教學任務,目前為止,根據(jù)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逐漸開展了體驗式教學模式,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
1.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特點
1.1體驗式教學實施能夠良好滿足教育改革總體需求
我國教育界目前尤為重視教師工作職責,逐步改進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接受知識處常處于被動地位,并且?guī)в袡C械性。所以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逐步形成了體驗式教學方式,并加以實施,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對學生予以滲透,并且使其活動帶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識,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2體驗式教學能夠滿足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需求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從其根本上考慮是一項對學生采取相應能力培養(yǎng)、品格塑造、思維轉換的教育實踐活動。從另一方面來說,該項課程不僅僅傳授了學生相關知識,同時也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了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但是由于課堂教學內容相對較為抽象,具有較強理論性,再加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硬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為其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從而使得教學質量下降?;谠摲N現(xiàn)象,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改善,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提升了教學質量,為學生發(fā)展也奠定了良好基礎。
1.3體驗式教學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
與其他本科學生相比,高職高專學生雖然學習能力稍有不足,但是其實踐能力較強,雖然在思政理論意識方面較為薄弱,但是具有較高參與性[1]。體驗式教學就巧妙運用了高校學生這一特點,以學生作為教育中心,將實踐活動作為載體,以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個體差異性,滿足了不同學生不同特點需求,為其日后發(fā)展起到一定積極影響。
2.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體驗式教學具體實施方法
2.1通過設定教學情境實現(xiàn)親臨體驗
學生情感一般都是由生活情境所引起,實施體驗式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心理狀態(tài)正確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學中能夠體驗到真實情感,利于實施情感教學,以帶動學生內心學習欲望。情境創(chuàng)設雖然帶有一定虛設性,但是通過教師語言高度渲染,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借助多媒體式教學方式,激發(fā)出學生潛在能力,將學生置于教學情境之下,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2.2通過主題活動開展實現(xiàn)引導體驗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堂,教師可以選擇恰當方式對學生開展各項主體活動,比如通過課堂知識演講、討論、主體宣講會等方式,確保學生活動參與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對“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這一課題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通過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調動其思維運轉能力,經過討論使得每個學生對自身人生價值有所認識[2]。另外,教師要對人生意義方面問題予以深究,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充分表現(xiàn)出體驗式教學意義,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興趣,對自身綜合素質能力也有著巨大積極影響。
2.3通過模擬角色扮演使學生深入體驗
對于學生來說,在理論知識學習方面,所學到知識較容易被遺忘,并且記憶力不深,甚至很多學生在知識考核過程中,臨時抱佛腳,以求成績及格即可。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利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學生只有能夠身臨其境,親身體驗,才能使學生對于知識學習刻骨銘心。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小品演繹等方式,調動學生活動參與性,使學生在小品演繹過程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通過學生之間相互配合、溝通與交流將教學內容進行演繹,使其得以表達,并能夠在學生心中形成深刻認識。同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做以合理更改,根據(jù)學生接受知識能力,適當改變教學方式,使其教學模式具有針對性,以良好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質量。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能夠將自身處在相應教學情境當中,對課堂知識要點有所掌握,這種做法不僅使學生充滿了濃厚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形成了一定團結合作意識,以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為其日后發(fā)展提出保障。
2.4通過社會調查升華進行體驗
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如果認為教學內容有必要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完全可以將教學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但是在此之前,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校園資源對社會實際發(fā)展情況做出準確調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有效進行體驗。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于社會中各種現(xiàn)象能夠親眼目睹,對于教師理論知識講解也更加具有說服力,并能夠使學生對社會真實存在問題有所體驗。以社會調查為例,教師可以與社會上某一問題相結合,并將問題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調研實踐工作,將所收集到信息合理歸納整理,運用自身知識系統(tǒng)對其進行分析與處理,最后形成具有合理性調查報告,以充分發(fā)揮出學生能力,使其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各項能力得到培養(yǎng)。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模式目前在我國應用廣泛,通過該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將學生潛能有所激發(fā),為其日后發(fā)展奠定基礎,也為教學質量以及效率有著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趙靜, 胡文麗.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 科教導刊旬刊, 2016(7):88-89.
[2]戴軍.參與式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用研究[J]. 經貿實踐, 2015(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