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霞
摘 要:課外閱讀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小學語文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積累的基礎(chǔ)階段,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并將課內(nèi)語文學習與課外的閱讀活動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的閱讀能夠得到有效的拓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88
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就對我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課教學堂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語文教材之中,而是用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閱讀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師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上,使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更有效。在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首先,教師要努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讓學生愛上閱讀,體會到閱讀的魅力所在。其次,教師要針對具體的閱讀,有計劃、有目的地將閱讀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能夠輕松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一、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入學時間尚短,所認識的字也比較少,教師首先應(yīng)該做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不能給他們提一些超出個人能力的規(guī)定,如讀幾本書、讀多少字等,這樣反而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明白他們的興趣點所在,愛讀哪種類型的課外讀物。教師心里有數(shù)了,在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上就會得心應(yīng)手。
(一)以故事體會書籍的神奇
對于識字量很小的學生來說,初期閱讀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習慣。每天的早自習或者是在班隊活動時間,筆者都會為學生讀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在講的過程中,筆者并沒有拋開書本,而是邊看邊讀,給學生留下一個“書里面有好聽的故事”的印象。在無形中,學生就會受到感染,在他們看來,書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書里有一個充滿了樂趣的世界,這個世界無奇不有,正等著他去探索。這樣,學生對于書籍的興趣就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故事對于少年兒童有著難以抵擋的誘惑,也是他們接受課外閱讀的一種最為簡單、容易的方法。
(二)以疑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閱讀欲望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筆者經(jīng)常會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向?qū)W生提出一些問題,這樣做不僅能夠?qū)W生聽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起來,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對閱讀充滿了期待,有讀書的沖動。筆者曾經(jīng)給學生講了十二生肖的故事,講完后,筆者向?qū)W生提問:“請大家思考一下,老鼠的個子小小的,還非常害怕貓,為什么它會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呢?”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興致提了起來,他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抬頭看向老師。我說:“大家都想知道原因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我卻沒有順從他們的心愿,而是用一種神秘的語調(diào)說:“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去《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找?!比缓蠊P者將拼音版的故事閱讀發(fā)到學生手上,他們埋頭于故事之中,讀得津津有味,別提多帶勁了。
(三)利用表演激發(fā)興趣,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
在進行寓言、神話故事的閱讀時,筆者經(jīng)常會將班隊活動的時間利用起來,組織學生結(jié)合故事進行分角色表演,在鍛煉學生表演能力的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以及內(nèi)心的情感。小學生都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而童話故事則能給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讓他們進行漫無邊際的幻想。筆者經(jīng)常把《格林童話》拿來給學生講,那些趣味十足的故事都能幫助學生認識美與丑,培養(yǎng)他們對于是非的認知能力。
如閱讀了《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后,筆者就帶領(lǐng)學生進行了童話劇的表演。在劇中,羊媽媽和七只小羊住在山上的小木屋。早上,羊?qū)殞殏冊趮寢尩暮魡局衅鸫擦?,他們按照大小介紹自己一番。然后,羊媽媽就要外出買東西,警告小羊不能給大灰狼開門。羊媽媽走后,大灰狼就登場了。經(jīng)過大灰狼的巧妙裝扮,七只小羊都被吃掉了。等羊媽媽回來,把大灰狼的肚皮剪開,救出自己的孩子,再把大灰狼的肚子裝滿石頭,大灰狼摔到井里淹死了。本次活動的表演服裝和道具都是由學生自己設(shè)計、制作的,對于七只小羊的能干、漂亮、強壯、苗條、貪吃、愛打扮、最小等特點,學生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將課內(nèi)與課外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學生對書籍有了興趣,產(chǎn)生了一種閱讀的沖動時,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時間利用起來,教給學生一些科學的讀書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閱讀要在興趣的基礎(chǔ)上進行,因此,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他們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讀來朗朗上口的課文,在學習這些課文時,筆者就讓學生嘗試唱游讀。此外,一些詩歌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在增加趣味的同時鞏固學生的記憶。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需要日積月累的句子,筆者就讓學生以競賽的方式進行背誦,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看誰背的更流暢、準確。
結(ji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任務(wù),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地為他們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的書籍,并在每個學期的開始引導學生自主制定閱讀目標,使他們的閱讀更有目的性,合理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學校里,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溫馨的讀書角,經(jīng)常帶領(lǐng)學生去學校圖書館閱覽一番;在校外,可以讓學生去書店逛逛,去超市的圖書專柜翻閱圖書,還可以從網(wǎng)絡(luò)上搜索一些書籍來讀。這樣,在校內(nèi)學生能夠感受到濃重的校園書香氣,在校外能夠融入廣闊的書籍海洋之中。
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程度會不斷深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的平臺利用起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學會對書籍進行選擇,學會如何查找資料,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會讀書的基礎(chǔ)上學會將書籍進行合理運用,為自身增加文學營養(yǎng)。
總之,閱讀是一片神圣的領(lǐng)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這片領(lǐng)域中不斷積累與探索,為學生帶來更多的精神食糧,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找到課外閱讀的鑰匙,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開端。在這個開端的引領(lǐng)下,眾多祖國花朵定能結(jié)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 易菊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科教文匯,2012(29):95-96.
[2] 李倩倩.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的價值觀問題及對策[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138-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