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廣
摘 要: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是研究和解決各種物理問題的根基。學生只有理清題目中的各種受力和運動情況,才能解決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通過對物體受力和運動分析,學生的能力會得到鍛煉,潛能會得到挖掘,進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理解知識,提升能力。
關(guān)鍵詞:受力分析;運動分析;新課程;物理教學
新課標指出力學知識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礎和前提,要有意識地深化對力學知識的學習,學會受力分析。在對于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過程中,教師要關(guān)注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以及實驗的教學,使學生可以在探究中明確概念,掌握規(guī)律,從而提高能力,為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學習高中物理概念的基礎
概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根本和保證。通過對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的學習,學生會接觸到更多新的物理概念。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萬有引力,加速度等等,這些概念都是物理學習過程中最基礎、最根本的知識,只有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夠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為接下來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這兩個概念都屬于直線運動的范疇,但是“勻速直線運動”指的是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相等,這種運動就是勻速直線運動;而“變速直線運動”則是在任意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的運動。學生在探究中要明確這些不同概念和不同定義,確保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二、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掌握高中物理公式的根本
高中物理公式很多,尤其是在力學部分。學生要是通過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明確了其中包含的力學知識和運動本質(zhì),就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會更有利于理解知識,對公式的記憶和靈活應用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速度公式:V=x/t時,通過對公式的理解,學生就會明白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位移x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來表示。這種速度是一個平均值,是由時間和位移限制的,但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公式是v=v0+at,與之前的速度公式不一樣了。通過對運動的分析,學生會發(fā)現(xiàn)勻變速運動指的是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量相等的運動,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如果學生理解了這種運動的特點,就能夠?qū)\動做出正確的分析和理解,就能理解在這個運動變化過程中,會有一個使速度不斷變化的物理量(即加速度),引入了“加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明確它們的這種函數(shù)關(guān)系:v=v0+at。學生通過對運動情況的分析和探究才能明確公式的由來和內(nèi)涵,便于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進而能從根本上提高對公式的掌握情況。
三、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應用高中物理定理、定律的金鑰匙
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在學習高中物理定理、定律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將整個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貫穿起來。在解答各類模塊的習題時,尤其是涉及能量和動量的題型時,如果能夠把握好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這兩大主線,將會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例(09年天津卷)如圖所示,質(zhì)量m1=0.3kg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車長L=15m,現(xiàn)有質(zhì)量m2=0.2kg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從左端滑上小車,最后在車面上某處與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物塊與車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求:①物塊在車面上滑行的時間t;②要使物塊不從小車右端滑出,物塊滑上小車左端的速度[v0]不超過多少。
解析:本題考查摩擦拖動類的動量和能量問題。涉及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和功能關(guān)系這些物理規(guī)律的運用。
如果學生明白了這樣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就可以順利地解決問題,實現(xiàn)對于問題的分析和探究??梢?,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解題的關(guān)鍵,是應用高中物理定理、定律的金鑰匙。
四、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提高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源泉
實驗是高中物理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感受到動手實踐的快樂,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欲望,成為學習的主人。比如在學習“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參與來體驗學習過程,感受實驗探究的快樂。在學生自己動手過程中,他們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白紙的A點,用來記錄兩個彈簧稱通過細繩與橡皮條連接,來測量橡皮條的受力大小和方向,即需要用筆描下結(jié)點O的位置、細繩的方向并記錄彈簧秤的讀數(shù)。接著按照一定的比例做出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來做出合力F的圖示。然后利用一根彈簧秤將橡皮條直接用力拉到結(jié)點O,并記下此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細繩的方向。最后,學生需要對這兩個力的大小和方向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是否正確。學生在動手中會把看似神奇的物理問題,通過親身實踐和親自動手的方式來解決,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參與了實驗過程,體會了實現(xiàn)步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對力學知識的理解。
由以上幾點不難發(fā)現(xiàn)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在學習高中物理時的重要作用。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握好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這把金鑰匙,同時再理解、掌握好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和實驗,就一定能夠進入物理學的殿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