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利
摘 要:隨著年級的升高,學困生的隊伍也在逐漸擴大,轉化學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教師只有幫助學困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才能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67
有教育者說,轉化一名學困生,不亞于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等生。陶行知也曾告誡教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因此,關注學困生,帶領他們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關鍵。
(一)教師要正視學生差異,客觀看待學困生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分數中心論”成為教師評價學生最重要的標尺,這樣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成為教師眼中的學困生,對于他們缺乏真正的耐心和關愛,甚至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這些學生的問題。這樣做的后果是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疏遠,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實際上,大多數學生成為學困生并不是因為智力上的因素,而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另外,通過交流發(fā)現,多數學困生還是希望改變現狀的。同時,有些學困生在其他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閃光點。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客觀評價學生。例如,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上小學時,幾門功課都不及格;法國大革命家拿破侖上小學時,成績糟糕透頂。然而,這些曾被歧視的學困生,后來卻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人物。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克服偏見,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
(二)尊重、信任學困生
不管是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身上都有閃光點。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困生在家里得不到溫暖,在學校受到歧視,因此大多對施教者存在畏懼、不信任和反感心理。其實他們和別的學生一樣,都有很強的自尊心。事實上,教師對于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對學生學習最大的鼓勵。如果教師能夠努力做到尊重學困生,關心愛護他們,并引導他們發(fā)現自己的長處,重新認識自己,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立信心,獲得學習的動力。
二、讓學困生的閃光點變成進步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比魏我粋€學困生都有自己的長處,教師要細心觀察,及時發(fā)現學困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然后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表現出自己的閃光之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感,從而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一)有“愛”才能發(fā)現學困生的閃光點
愛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具有神奇的力量,愛心是教師發(fā)現學困生閃光點的首要與必要條件?!坝孜嵊滓约叭酥住?,只要教師有一顆真誠的關愛學困生的心,就一定能具有一雙發(fā)現學困生亮點的“火眼金睛”。 曾有一位在轉化學困生方面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回答記者采訪時坦率地說:“我有一雙愛的眼睛,5分鐘之內就能發(fā)現學生和別人不同的地方,發(fā)現他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他的長處。我始終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很多‘棒的地方,只是有的沒有被別人發(fā)現。如果能被發(fā)現,他們比誰的表現都不差?!笨梢?,只有具備了愛心,才能迅速發(fā)現學困生的閃光點。
(二)以一帶全,讓閃光點成為進步的起點
學困生的“閃光點”猶如一株幼苗,只要給它提供適宜的土壤、陽光和雨露,它就可以茁壯成長,并結出豐碩的果實。
教師班上有一位新轉過來的學生,數學成績很差,考試沒有到過60分,上課不注意聽講,小動作特別多,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作業(yè)也是敷衍了事。有一次上數學課,別的學生都積極回答問題,只有她在低頭寫著什么。教師走近一看,原來她在本上畫了一只非常漂亮的小貓。這位學生看到教師在自己身邊后,臉一下子就紅了,別的學生發(fā)出一陣笑聲。教師笑了笑說:“你畫得非常漂亮,看來你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學生。如果你能在學習上稍稍用點心,我相信你的數學成績也會像你的畫一樣漂亮!”也許她很少得到表揚,聽了教師的話,她愣住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她上課做小動作的次數越來越少,也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作業(yè)也能認真完成了??吹剿淖兓?,教師很高興,偶爾也將她叫到辦公室“開小灶”。上學期期末考試,她居然考了86分!對于她來說,這簡直是質的飛躍。
(三)放大閃光點,重拾信心
教師要更多地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把它放大,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師的班里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很差,上課經常睡覺。他怯懦、自卑,其他學生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玩。但他特別樂于助人,愛勞動。教師在班級里總是及時地表揚并放大他的“閃光點”,當著他的面在他的家長面前表揚他,讓他發(fā)現自己的價值,從而樹立自信心。
總之,只要教師用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用真誠的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合適的評價方法評價每一位學生,使學困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久而久之,他們一定會從自己的點滴進步中看到前進的希望,走出自卑的陰影,獲得長足的發(fā)展。也許,這些遲開的花朵將開得更加美麗,更加燦爛。
參考文獻:
[1] 陳美娟.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落——關注小學數學學困生[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1).
[2] 徐月琴.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幫扶轉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
[3] 張會茹.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學困生轉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8).
[4] 周素云.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
[ 責任編輯 李愛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