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杏花
摘要: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取得好成績,未來道路才能得到保障。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不是單一的,由語文學科自身特點決定,其可以成為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一個渠道。本文以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為題,主要針對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語文教學;滲透
· 【中圖分類號】G623.2
前言:一個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應該是,能夠與環(huán)境相處、可以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可以自由的進行表達、人格健全、情緒正常、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在學習上更加積極主動、興趣十足。從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對學生學習、生活非常有幫助。語文科目中所包含的內容是豐富的,如包括氣質、才能、稟賦、愛好、品性、意志、情操、情感、思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學中,接近學生心理的機會非常多,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去,二者有機結合。
一、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隨著教育改的逐步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正在向素質教育轉變。不在是以教師為中心,將學生作為主體。想要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健康教育,一定要利用這種教學觀念。
(一)教師以自身的素質感染學生
教師是語文教學中的引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yǎng),以此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1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關心、愛護,與學生建立情感的紐帶,教師可以充當學生知心朋友的角色,這樣的狀態(tài)下,對學生心理教育影響是巨大的。
2 教師一定要嚴于律己,教師所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這是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教師是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是夠健康,學會直接受到影響,要以改變自己、關注學生為原則進行教學。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做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語文教學充滿興趣,才能有效學習語文中豐富的知識,才能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全面的照顧每一位同學,對成績不好的同學要加以鼓勵,增強其自信心。信息心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增加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多提問一些成績相對弱的同學,問題要簡單,學生回答完之后會產生喜悅感,從而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利用多媒體,營造所要講解內容的氛圍,讓學生融入其中,從而深切體會其中的知識,并且是心理受到有益影響。
(三)建立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
能否良好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效果是關鍵因素,而若想的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建立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是重點,也就是要有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
1 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朋友關系,從而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可以有針對性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例如,在提問發(fā)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不夠勇敢,不善于表達的同學,教師要多給予肯定,多一些鼓勵,長此以往,學生心理狀態(tài)就會得到調整。
2 課堂上,除了教師要以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互動之外,學生之間同樣也要進行這樣的互動。一些心理教育除了需要教師引導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式的、潛移默化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學生針對知識進行交流的過程,自然就鍛煉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等等心理健康教育。
二、利用語文教材,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材中蘊含弘揚健康、積極心理狀態(tài)、思想的課文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除了交給學生基礎性語文知識外,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
(一)充分利用課文內容
語文課文中所傳達的內容是思想、是情感,所包含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名家散文、唐詩宋詞等等,歌頌的可能是親情,如母愛、父愛等等,可能是為人品格,艱苦樸素、堅持不懈,可能是愛國精神,集體利益為先、個人利益為后,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崛起、發(fā)展而讀書。這樣思想為基礎的課文、寓言故事不勝枚舉。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除了交給學生生僻字、讓學生給課文分段、記錄中心思想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思想,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中體會,這就是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滲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狀態(tài)的形成,促進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
(二)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不佳主要表現(xiàn)為孤僻、內向、自卑、沉悶等等,經常會把自己封閉起來。此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設置給學生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加強寫作,從寫作從吐露自己的心聲,從而教師便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知道每一位學生的狀態(tài),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疏通。另外,當一篇課文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題目相關作業(yè),如寫此篇文章的讀后感,使教師了解學生思維、想法,從而進行相應的引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寫日記的任務,將每天所感、所想、所見記錄下來,從中得到抒發(fā),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
總結: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巧妙、合理,既能減少學生心理問題,又能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本文以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為題,主要針對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參考文獻:
[1]周媛媛. 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 語文建設,2014,36:37-38.
[2]李娜. 寓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教學之中[D].魯東大學,2012.
[3]李文杰. 試論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