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向晶
摘要:作為功能語言學的重要理論,主述位理論對掌握語篇的行文結構、銜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運用主述位理論,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在寫作中布局謀篇的整體能力,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主述位理論 大學英語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5
1. 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4年試行)對大學英語教學分三個層次,每一層次都對寫作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對書面表達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能完成一般性的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歷、觀感、情感和發(fā)生的事件,書寫常見的應用文,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內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義連貫。在較高的要求中提出:學生能清楚到位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就所學專業(yè)寫出英語小論文,做到內容切題,實現(xiàn)寫作任務的要求,文章有條理,結構清晰,細節(jié)安排合理,語言規(guī)范地道等。劉潤清教授也曾指出:“只有寫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一個人的語言修養(yǎng)。”由于在英語學習中,學習者除了通過聽說學習語言,更要通過英語寫作來深入理解詞匯的用法,語句的構成,并通過語句的訓練和創(chuàng)造,產出新的語句或語篇。對于學生來說,寫作需要更為縝密的思維和深入的思考,因此是更為有效的語言獲得和產出方式。
然而,目前學生在寫作時的注意力和教師批改的重點大多將集中在詞匯和語法錯誤上,致使學生對語際銜接和語篇連貫重視不足,其文章讀起來邏輯思維混亂,條理不清,不夠連貫和通順。教師在批改此類習作時,要么忽視此類問題,要么難以對存在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讀、分析和評價,無法從根本上啟發(fā)和指引學生提高其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
2主述位理論概述
2.1.主位、述位的概述
最早提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概念的是布拉格學派創(chuàng)始人馬泰休斯(V.Mathesius)。他指出:“主位”是句子中已知的信息,是位于句首在交際中引出話題的成分。“主位”是話語的出發(fā)點,是所談論的對象,其它成分則是述位部分,是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內容,即新的信息。之后,以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Halliday)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學派接受了主位/述位這對術語,并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樊永仙,2009)。在他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體系下,篇章中句子的內部結構有兩種。第一種是句子的信息結構:承載句子重音的部分表達的是新信息(或稱未知信息),非重讀部分是已知信息;第二種是句子的主述位結構:句首部分是句子的主位,其余部分是述位。在語篇中,特別是書面語語篇中,典型的信息結構是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由于在書面語篇章中,作者通常無法表達句子的語音特征,這樣,我們可以將句子的主述位結構看作是反映句子篇章功能的主要組織形式。主位是話語的出發(fā)點,述位是話語的核心內容。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主位多半是交際雙方的已知信息,述位則是發(fā)話人(或作者)要傳遞的新信息,是受話人(讀者)的未知信息。
2.2 主位的分類
根據(jù)句子結構的復雜程度,韓禮德將主位分為單項主位、多項主位和句項主位三種。
單項主位:句子的主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只體現(xiàn)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中的一種,包含一個結構成分,一般是名詞短語、介詞短語或副詞短語。例如:
Mike found his lost book this morning.
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 多項主位:主位成分由多種功能組成,除表示概念功能的成分外,還可以包含表示人際和語篇功能的成分。順序一般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概念主位。例如:
Oh darling, you dont love me.
My dear, you are so cute today.
(3) 句項主位:主位成分一般由句子擔當。例如:
Im terribly sorry, but I have made some other palns.
If Tom comes, please tell him I will come back later.
2.3 主位的標記性
韓禮德將單項主位分為無標記主位和標記主位兩種。無標記主位有:(1)陳述句中,主語充當主位成分;(2)一般疑問句中,限定成分與主語共同充當主位成分;(3)在特殊疑問句中,特殊疑問詞充當主位成分;(4)祈使句中:謂語充當主位成分
2.4. 主位理論與語篇連貫
連貫性是語篇的重要特征。語篇在生成過程中,各個句子的主位和述位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不斷聯(lián)系和變化。這種變化就影響了信息的流程:由已知信息帶出新的信息,新信息又不斷成為已知信息,并以此為出發(fā)點,再觸發(fā)出一個新信息,以此推進。這種動態(tài)推進的形成了不斷前進的信息流,從而實現(xiàn)語義內容的有序表達。主位結構在語篇的拓展與連貫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由主位序列這種承上啟下的關系來實現(xiàn)的。
主述位理論作為系統(tǒng)功能學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篇的生成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運用此理論引導學生合理選擇主位,并有效的使用主位推進模式,保證寫作的連貫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
3. 主述位理論與英語寫作教學
3.1 利用主位結構安排篇章信息
在寫作過程中,篇章主位的安排不是隨意而為的,而是為一定目的服務的。作者恰當?shù)倪x擇主位結構能夠給其提供描述事件的特殊角度,從而突出文章的整體風格使篇章結構更加合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安排篇章中的主位結構,幫助學生克服篇章結構單調乏味甚至雜亂無章的問題。
3.2 利用標記主位安排句式結構
標記主位在寫作中的作用很多:首先,能起到獨特的修辭作用,在句子中常常起到強調作用;其次,能夠起到承上啟下,前后呼應的作用,能夠使句子之間意思銜接更為緊密,讓語言表達更清楚有;再次,能起到保持句子結構平穩(wěn)的作用。
4. 結語
當然,在寫作教學中,寫作的數(shù)量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寫作練習,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符合英語寫作習慣的寫作思路以及行文方法,這比重視詞匯、語法的寫作教學更重要。總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重點不能只放在微觀的詞匯和語法階段,而是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語篇的宏觀布局能力,促成學生英語整體意識的提高。
參考文獻:
[1]Baker M. In Other Words [M]. London: Routledge, 1992: 126
[2]陳冬花. 實用英語寫作指導指南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159
[3]劉辰誕. 教學篇章語言學 [M] .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58-63
[4]王維. 主述位理論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J].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9
[5]朱永生. 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