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摘要: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同,不僅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優(yōu)化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現(xiàn)狀,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探索出更具有實效性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小組合作 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小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展示平臺,有利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意識的增強。但是,當前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合作效率,導致課堂時間的浪費。因此,如何在教學工作中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就成為了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
一、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
(一)流于形式,缺乏合作實質
走進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和時尚,很多小學英語教師為了迎合學校的檢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求小學生進行分組學習,這樣就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小組成員之間根本沒有合作的意識和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還有一些小學英語教師片面的將小組合作學習理解為小組討論,所以他們在教學時經常會組織學生討論,討論時小學生各說各的,沒有互相配合,也不會獨立思考,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次聽取匯報,這種缺乏合作實質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英語教師只注重每個小組的想法,而不關懷個體成員的學習情況,把優(yōu)等生的發(fā)言當成是小組的發(fā)言,長此以往,不利于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隨機分組,缺乏合作基礎
由于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對于合作學習并不重視,所以他們在對小學生進行分組時往往采用隨機的方式,沒考慮到不同小學生的差異,最終出現(xiàn)有的小組里都是優(yōu)等生,而有的小組里都是后進生,這樣不利于資源共享和取長補短。同時,還有一些小組里有的學生為了發(fā)揮潛能,會盡量的展示自己的才會,不給其他學生留出發(fā)揮的空間,后進生只能默默的聽著,沒有參與到合作學習中,英語教師也成為旁觀者,這就在無形之中造成了合作效果的下降,使班級里英語成績兩極分化。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當英語教師發(fā)現(xiàn)課堂合作學習難以駕馭時,通常會草草結束合作學習,小學生的參與熱情受挫,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進行。
(三)規(guī)則模糊,缺乏合作分工
有些小組合作學習規(guī)則不明確,小組合作開展不順利,秩序混亂,當英語教師提出探究性問題以后,小學生就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沒有中心觀點。英語教師沒有為小學生制定合作目標,學生往往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最終使英語課堂合作學習陷入僵局,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忽視客觀性和公平性,造成小學生的反感。教師設計的合作探究問題不科學,不利于全體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引導小學生探究過程中又經常淺嘗輒止,不能激發(fā)小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還有的英語教師沒有對小學生進行合理分工,使得有的小組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總結出來的意見只是個人想法,沒有形成小組意見,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任何價值,必將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
二、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對策
(一)精選合作內容,小組分工明確
在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課堂中,英語教師必須對師生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學生是合作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合作氣氛的創(chuàng)設者和合作學習的領導者。在對小組分工時要明確每個小組成員的責任,讓小組成員都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而且英語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探究內容,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差異化的內容,以促進全體小學生的共同進步。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為目標,英語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給他們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表達、協(xié)商,只有小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火花,合作學習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比如,講小學英語《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本課詞匯量較大,需要小學生記憶的詞匯多,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組間展開拼讀或者單詞比賽,借以突破教學難點。我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并且為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了組長、記錄員、紀律員等,讓小學生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本課的單詞favourite比較難讀,很多小學生發(fā)音都不標準,這時我利用小組合作優(yōu)勢,先糾正部分優(yōu)等生的發(fā)音,然后由他們指導發(fā)音較差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減輕了小學生學習的壓力,也增強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注重分組技巧,做好多元評價
在分組時,小學英語教師要秉承“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成員以3到6人為宜,要將學習水平,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異質性的學生組合到一起,使小組形成平衡,便于小學生的成長和各個小組間的競爭。同時,小學英語教師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方式,做好多元評價,針對每個小組的情況給出細致的具體的分析和評價,以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當小組匯報偏離主題時,教師要及時引導,不要直接批評;當小組匯報較好時,教師要給予鼓勵,樹立學習的榜樣。比如,講小學英語《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本課內容是將來時態(tài)“be going to”,重點是詢問并回答未來幾天或周末的活動安排,主要句型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我將小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小組改編或照演Lets read的對話,我啟發(fā)小學生替換課文中的時間和動作詞語,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會給予獎勵。小學生都踴躍的參與,使課堂教學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在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時我大膽創(chuàng)新,鼓勵小組成員進行自評和小組間互評,最后英語教師進行總評,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合作內涵的認識,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態(tài)度和堅定的合作意志。
(三)加強過程巡查,引導全員參與
在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全面了解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加強對合作過程的巡查和指導,避免小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偏離主題或者合作渙散等現(xiàn)象。在小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袖手旁觀”,也不能去準備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必須要走到小學生中間,對每個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每個小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觀察和指導,以幫助小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合作內容。比如,講小學英語《Lets take a trip》,教學重點是要求小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熟練運用be going to句型詢問和回答他人和自己的旅程安排。為了讓小學生對祖國各地風貌有所了解,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我要求每個小組討論擬定家庭旅行計劃。以課文內容為模板,自編對話,鍛煉語言運用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小組計劃去云南旅行,有的小組計劃去三亞旅行,還有的小組計劃出國旅行,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發(fā)揮,很快就完成了旅行計劃的擬定,小組合作效率較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了提升才能的機會,學生在合作中既復習了學過的舊知識,也鞏固新學的知識,小學英語課堂成為了共同發(fā)展的和諧課堂。
三、結語
總而言之,把握英語教學規(guī)律,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更好的引導小學生投入到小組合作中。在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需求,讓小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參考文獻:
[1]何玉林.淺談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J]時代教育,2012,(12):132.
[2]寇麗萍.淺談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J]試題與研究,2012,(27):67
[3]張娜,王連鏢.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校園英語旬刊,2015,(17):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