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淑云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英語作為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學科,要求教師在傳授相應的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說、讀、寫多方面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深度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效率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6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還不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獨立尋求知識的能力,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出一套最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不僅要將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更要將生趣多樣的活動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感受高效教學。
一、豐富課堂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首先,在正式行課前,教師要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充分重視起小學英語的重要性,在仔細研讀課程標準后,明確出當堂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再結(jié)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活潑好動的,生動形象、有趣味的事物對他們有著較大的吸引力,要使一堂英語課更加高效,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愉悅,就需要教師在課堂的活動設計上多下工夫。
小學英語所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簡單,多為基礎的單詞、短語和句子,教師不妨通過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
第一,教師可以時常組織英文歌曲、英文小詩的學習。教師所選擇的這些英文歌曲和小詩最好是與近期英語教學主題或內(nèi)容相關的,英文歌曲和小詩內(nèi)也最好包含近期所學的某些單詞、短語等。讓學生們在反復聆聽、學習歌曲和小詩的過程中加深對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同時,也能將課堂氛圍很好的帶動起來。
第二,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來幫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F(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是輔助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投影、放映教學課件的方式,將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動畫等直觀的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在進行一系列有關“動物”的單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一則動畫小短片,短片內(nèi)是森林中各式各樣的小動物,隨著每一只動物的出現(xiàn),它們相對應的英文單詞也隨之出現(xiàn),讓學生系統(tǒng)的、有形象依據(jù)的進行單詞的學習和掌握,效果會比單純的死記硬背要好得多,學生從中得到的學習樂趣也能大大提升。
第三,教師要經(jīng)常組織各式各樣的小組活動,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必要的課堂小組活動不僅僅是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還為鞏固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思考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做出了貢獻。舉例來說,教師可以組織接龍游戲,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教師給出第一個中文含義,例如“老虎”,那么學習小組的第一位同學就要站起來回答“tiger”,緊接著,這一位學生給出下一個中文含義,如“兔子”,那么接下來的一位小組成員就要相應的給出英文翻譯,以此類推,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單詞,一舉兩得。此外,小組活動還可以以小組成員共同演繹英文歌曲、將英文小笑話、小故事等形式出現(xiàn)??傊?,教師要盡可能的豐富學生們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使興趣真正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和前提。
二、加強版塊教學,全面提升學生能力
任何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都講究“聽、說、讀、寫”,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也不例外,教師應有體系的、有結(jié)構(gòu)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多方面英語知識與技能進行培養(yǎng)。
(一)在“聽”方面
教師要利用起教材中的磁帶和聽力材料,無論是課堂內(nèi)外,都要保證學生每天都有進行聽力訓練的時間。這里所說的聽力訓練并非一味的聽材料后完成題目,也可以是為學生播放英文故事等,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英語這門語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聽”的內(nèi)容上,教師要以教材中的聽力材料為基礎,結(jié)合其他學生感興趣的,或是對學生學習英語有用的材料進行選擇,聽力訓練的時間無需安排太久,但一定要確保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能張開口,能適當?shù)母犃Σ牧献x。
(二)在“說”方面
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張開口,教師在進行一切新知識的教學時,都要督促學生們跟著讀單詞、短語、句子,且要反復地讀,正確的讀。除了開口讀必要的基礎英語知識,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己讀段落、讀課文、讀小故事,培養(yǎng)學生連詞成句、連句成章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好學習小組的作用,多讓學生們在學習小組內(nèi)進行英文交流,通過給出話題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說”的能力。
(三)在“讀”方面
教師依舊先立足于教材中的單詞、短語、句子、課文,反復多次的帶著學生們朗讀,再鼓勵學生自己多讀,熟能生巧,形成最基本的語感。在課文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帶來相對比較簡單易讀、篇幅較短的課外閱讀篇目,讓學生們依據(jù)個人愛好自行閱讀。同樣的,每天定量的閱讀時間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在“寫”方面
小到寫每一個英文字母,大到寫作文,都是需要教師進行專項教學的。對于英文字母,教師要督促學生們在會寫的基礎上將每一個字母都寫好,寫整齊;對于單詞、短語,教師則要通過聽寫、默寫等方式確保學生能將單詞及組合拼寫正確;而對于作文,教師則要由易到難的一步步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英語寫作的格式、作文的常用語等,都需要教師對癥下藥。
三、注重英語學習的課后擴展延伸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地,但并非唯一場地,教師除了要盡力安排好課堂教學,還要對學生的課外任務進行布置和指導。首先,教師對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要盡量的多樣化,注重學生作業(yè)的過程,多布置類似于學習英文歌曲之類的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作業(yè)。其次,教師應注意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求“質(zhì)”而非一味地求“量”,教師甚至可以根據(jù)每一層次的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差異來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力求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最后,教師要善于去尋找新鮮的課外知識和學習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zhì)的學習資源。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英語的前提是有對學習的興趣,而教師則要通過設置情境、提供活動等形式幫助學生產(chǎn)生興趣,為了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面和學習深度,教師還要運用多種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并通過教師自己的課后努力為學生提供可以開闊視野的學習材料,以達到師生共同進步、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