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摘 要:在幼小銜接工作中,作為幼兒園,既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還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等要素。教師要以幼兒實際發(fā)展情況為側重點,幫助家長解決銜接中存在的疑惑和顧慮,培養(yǎng)和提高大班幼兒的各項能力。幼兒園階段如何順利過渡到小學,如何平衡發(fā)展學習與游戲的關系,這對學校、家長、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有了解了這三者的關系,將這三者關系歸總為一個整體,即“三位一體”,正確地把握銜接方向,掌握科學的銜接方法,才會使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迎刃而解,讓孩子們快樂、自信、順利地進入到小學生活。
關鍵詞:幼小銜接;三位一體;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實際情況
一、學校為主,為家長提供互動學習的平臺
幼兒園作為幼小銜接工作的引導者,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既要給家長創(chuàng)造學習培訓的平臺,還要為他們解決有效銜接中遇到的困惑。由于家長的自身原因和知識儲備欠缺,經常對遇到的幼小銜接問題束手無策。因此,幼兒園要運用多種途徑,給家長提供學習的機會,解決家長的燃眉之急。如:各班通過定期開展的家長會,提高家長科學育兒能力,真正做到科學引領,家園共育。我們利用假期時間,給家長提供科學合理的時間計劃表,家長根據計劃表的時間和內容帶著孩子進行有效學習、輕松游戲,使假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開學后,我園還多次組織“幼小銜接,無縫對接”家長培訓會,讓家長知道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不同,在銜接的過程中具體“接”什么,怎么“接”,幫助家長提高對幼小銜接的認識。我園還邀請了“藍絲帶研修團隊”對家長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名師用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有效的實踐經驗解除家長的困惑,用實際案例告訴家長盲目地讓孩子學習拼音、寫字,過早地接觸小學知識的危害。很多家長聽了以后都受益匪淺,因為過早地學習小學知識不僅使幼兒對學習有抵觸心理,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家長在幼小銜接中缺乏經驗,遇到問題容易盲從解決,不僅效果不明顯,而且容易適得其反。針對這一情況,我園還多次組織家長沙龍活動,請教育專家和家長面對面交流,幫助家長解決幼小銜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各班每月定期開展家長學?;顒?,給家長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幼小銜接階段。
二、家長配合,為幼兒營造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
我們通過講座、論壇和培訓的形式幫助家長更新觀念,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園教育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觀念上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從而引領家長在家庭中對幼兒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幫助家長形成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長要為幼兒營造安靜、獨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克服自身的不良行為及習慣。利用校園網站、班級群、微信群、面談等多種形式解決家長顧慮。采用個別指導,得到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與認可,并請家長放心幼兒園對幼兒生理、心理、自理能力、學習品質等多方面教育對幼小銜接有著比知識更重要的意義。老師在與家長單獨交流時,要讓家長正視差異,因為正視幼兒能力差異對于家長是比較困難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在和家長溝通中,找到差異,幫助家長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同,并正確理解幼兒差異性,同時更要幫助這樣的家長調整心態(tài),尊重幼兒生長規(guī)律,正面積極幫助幼兒在自身原有基礎上進步,而切忌與其他幼兒比較,保護幼兒自尊心。
三、教師引導,培養(yǎng)提高幼兒綜合能力發(fā)展
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內容在幼兒園大班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課題組成員還一起制定、開展形式多樣的自理能力比賽。如“寶寶穿脫衣服疊被子比賽”“系鞋帶比賽”“整理書包文具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提高了自理能力,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了激勵孩子,在活動結束后,我們還給孩子們頒發(fā)獎狀作為精神鼓勵。我們還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如,正確的坐姿、書寫姿勢、握筆姿勢。這些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以后的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還注重幼兒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老師還適當延長和調整上課時間,讓幼兒在上課時間上有個過渡和緩沖,避免升入小學后出現(xiàn)不適應的現(xiàn)象。
由于小學生活比幼兒園生活獨立、自主,我們還在日?;顒又信囵B(yǎng)幼兒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與他人分享,如何幫助他人,學會感恩和愛,這些為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品格打下了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集體教學活動,給孩子提供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通過個別化學習,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平臺;通過角色混齡活動和戶外混齡活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混齡活動的開展,還促成了我園特色“大帶小,共成長”,孩子們不僅在活動中體驗樂趣、得到快樂,還能提高孩子們的服務意識、合作意識、責任意識。
幼兒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不僅要靠幼兒園大班階段的培養(yǎng),還需要幼兒家庭的關注,也就是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重視程度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只有學校、家庭和幼兒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順利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對于今后開展的幼小銜接工作,我們還要將學校、家長、幼兒三方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為一個整體,優(yōu)化三方資源。因為這是幼教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