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業(yè)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進行,很多課程都開始被加入了其他內容,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加入素質教育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國家與各個高中都加大了對此的投入與關注,要求高中地理教育中加入素質教育這一新內容,目前很多地理教師都在積極提升自身素質,加強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結合,讓學生能夠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地理;結合
一、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概述
高中地理教育可以被理解為國情教育,因為它介紹的許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比如中國各個省份的地理環(huán)境、資源分配以及人口遷移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學相比其他教材版本更為全面與深化,對國家、世界以及自然界都有著更為詳細的介紹,這也能夠讓學生在對相關地理知識進行學習后養(yǎng)成熱愛祖國、關心世界以及關愛自然界的習慣。在介紹我國國情時,會提到我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面積以及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這些是中國以及中國人的驕傲,但是一落實到人均上資源就顯得捉襟見肘,很多資源不能夠合理的分配,造成了當前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讓學生對我國國情有一個最為直觀的了解,讓高中生在具有自豪感的同時又具有進取心。高中生可以了解到我國一些現(xiàn)實的情況,比如在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總體經濟水平仍舊落后,某地經濟需要得到復興,某地需要繼續(xù)進行開發(fā)等,讓學生存在這樣一個意識,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才能夠更好的展開。[1]
二、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對教師的要求
1、轉變自身觀念。地理教師需要樹立新課改時期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與工作都需要以學生作為基礎,學生自身的個性應該得到尊重,更新自身原有的教學方法,用新的方法對學生產生改變與影響。高中地理教師是地理課堂上的組織者,對于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學會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與素質教育相關的教學,為學生講解與我國國情方面的知識,并且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充分的思考,做到尊重學生,讓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之中,有些與國情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去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相關印象,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成為課堂的主體。
2、提高自身素質。我國目前需要復合型人才,因此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中作為向各個高校輸送人才的機構,教學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要,高中教師也應該對自身素質進行提高,以適應目前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huán)境。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這一方面對自身的素質與知識進行加強,首先需要向學生展現(xiàn)出自身的師德,以自身向學生做出表率,讓自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其次提高教師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適應當前人教版教材的內容,同時增加自身的知識底蘊與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將地理知識與相關的素質教育知識向學生表述清楚,再次增加自身的知識容量,素質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因此對高中地理教師對于其他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是一個考驗,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根據目前的新形勢多去了解哲學、歷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學。
3、了解素質教育的具體內涵。很多高中已經在地理課上加入了與素質教育相關的內容,高中地理教師也對這一點表示了認同,雖然這樣的教育方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多高中地理教師對于素質教育的具體內涵不夠了解,自身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問題,導致浪費了課堂時間的同時學生也沒有從中學習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對相關知識了解不明確,因此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了解素質教育的具體內涵,學習我國目前的政策與方針,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理論。
三、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的具體方式
1、構建相關的教學思路。高中地理教育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包括經濟、社會、自然以及生態(tài)等多個方面,其中提到的部分地區(qū)的開發(fā)與經濟復興,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我國目前的政策以及素質教育具有相當大的聯(lián)系,可以以這些方面作為依據構建教學思路以及教學內容,例如人教版教材中涉及到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的復興,美國在建國之初對于國內地區(qū)的經濟開發(fā),這就完全可以對應到我國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復興與目前正在進行的西部大開發(fā),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與教材中的污染控制與整治、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農業(yè)的發(fā)展,工業(yè)區(qū)域的整治與開發(fā)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加強這一方面的教育,構建與此相關的教學思路,讓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能夠更好的結合
2、進行開放式教學。這是適應新課改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目前需要教師做到的一種教學方式,目前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與信息技術的進步,因此目前很多多媒體技術已經開始進入課堂,學生自身能夠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在有些方面它們的了解甚至要超過教師,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上進行開放式教學,在進行某方面內容時讓學生自己來進行講解,讓學生說出他們自己的看法,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的進行知識的探究,同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相關思維,讓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原理進行分析,并且要求學生做到舉一反三,通過一方面分析出其他與之有所關聯(lián)的知識,讓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樂于接受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樂于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學習,并且能夠從中汲取到足夠的知識,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3、創(chuàng)新當前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嘗試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新的時代讓知識有了更多新的內容,學生的思維與思想也在進行著更新,因此應該改變原有課堂上千篇一律的課堂內容,在課堂上增加許多新的因素,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要做到的就是提起學生關于這一方面的好奇心,讓學生樂于接受這一方面的教學而不是產生抵觸情緒,因此需要利用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很多因素,比如各種時事與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與這一課程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增添新的課堂內容,讓教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讓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的主要內容,它在每一個科目上都有所涉及,高中地理教師應該順應這一潮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提高我國高中生素質,保證我國素質教育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丁汀. 結合地理特點 實施素質教育[J]. 池州師專學報, 1999, (8): 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