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
摘 要:一段時間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涌現(xiàn)出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得到了相應的優(yōu)化調整。在新的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學理念下,以注重情感、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探究、注重自主為特征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正在蓬勃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新課改
新課改帶著新的教學理念沖擊了傳統(tǒng)教育,初中語文教學
在新課改下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和優(yōu)化,以適應新的教育目標及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深入改革,一些已經(jīng)明顯不適應新理念、新目標的教學方法被放在“垃圾箱”,而一些以綜合素質發(fā)展為教育目標的新的教學方法則登上了教學的講臺。
一、以打造情感與巧妙導入為特征的情境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相匹配的情感氛圍,讓學生的情感從“要我學”轉到“我要學”的情態(tài)中,學生在愉快而寬松的心情下開展學習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欲望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文學作品本身都有著特定的寫作情感。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情境的情感教學方法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抓住文本的情感或景物特征,巧妙地將學生帶入文章的情境中。
比如,《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最簡單的情境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北方小雪的景色,作為教學的背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被面前的景色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師讓學生來比較一下“最妙的下點小雪呀”這句話,在南方與北方的不同意境。在南方難得下一回雪,所以在南方的小雪的妙,其實是“有”的妙;而在北方的濟南,冬天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雪天,而且通常也不會小,所以作者的“小”,是對“大”的司空見慣。
情境的設計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教師通過教學導入的方法,也是一種情境教學法。就是在開展教學前,教師先通過一些導語將學生的思緒或情感引入教學的情緒中。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教學氣氛
不同的教學氣氛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感受,也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學習效果。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寬松而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而自信的氛圍中開展學習。
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上文說過的情境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對某種愉快的情節(jié)、場景或畫面的描述和展示,將學生帶入一個快樂而民主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與教師間產(chǎn)生情感上的交融與和諧,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欲望,讓他們的思想更為活躍。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多變而多彩的教學形態(tài)學生得到變化的教學感受,從而體驗出一種充滿活力的學習氣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盯著一個教學方法不放,而是根據(jù)教學的變化而變化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提問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游戲式教學等都可以靈活使用,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思維。
如,《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或者說是表演教學法,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在組中分配角色,一組一組上臺來將課本的情節(jié)表演出來。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了,對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強調民主就是對自主學習的強化
新課改理念強調和提倡尊重學生的個體,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那么,為學生構建一個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最佳形式。要想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讓他們能在自我意識的驅動下開展自主的學習,對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是非常有益的。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注重用真誠的關懷和積極的鼓勵,讓學生愿意與教師交心,用對學生的尊重換回學生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實現(xiàn)師生間的平等與民主。
尊重學生,給學生構建一個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僅體現(xiàn)在師生關系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學習過程、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上。教師在教學中應拋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獨立意識與興趣取向的驅動下,自覺、主動而且積極地開展學習活動,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們感受到學習過程中的民主。
如,《中國的石拱橋》這一課,教師可放開學生的思想和手腳,完全讓他們自己來學習這篇課文,引導他們通過閱讀文章并通過網(wǎng)絡或圖書查找與石拱橋相關的拓展知識,也鼓勵他們查一查世界上的橋梁知識,看看中國的橋梁建筑與國外的有什么區(qū)別。教師在課堂上,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查、對比、匯總、整理,將不準確的認知給予糾正。通過這樣的學習形式,學生能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發(fā)展其綜合素質是有效的。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想高效地實現(xiàn)新課改的教育目標,就要滲透新的教育理念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基礎上,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將知識傳授與素質培養(yǎng)平行對待,從而實現(xiàn)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訓芝.初中語文新教法[J].讀與寫旬刊,2012(11).
[2]弓朝璽.初中語文教法與學法[J].神州旬刊,2012(7):5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