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麗
【摘 要】微課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思想相互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領域,微課以“短、小、精、悍”的特點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微課能夠以短小的視頻將整個教學內容順暢地展現(xiàn)出來,可以說微課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與改革,推動學生加強個性化學習,構建更加完善的數(shù)學學習資源。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學校教學模式的一次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更是信息技術走進生物教學的一次更大的探索。初中生年齡不大,心智還不夠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谶@樣的情況,往往利用新鮮的事物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后續(xù)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21-0101-02
傳統(tǒng)生物教學注重成績,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微課的推出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微課模式下的翻轉課堂,提倡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組織合作探究,鼓勵學生敢于質疑,以問題引導,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應用,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微課以隨時、隨地、隨心學習的特點受到廣大初中生物教師與學生的青睞,將微課融入初中生物教學,能夠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以及初中生物學科的特點,提出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旨在更好地突破生物教學中的難點。
一、利用微課做好課前預習
微課主要是圍繞某一個嚴格定義的知識點,然后利用視頻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最佳的效果,它是以信息化技術對教學進行精心設計,然后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一個知識點或根據(jù)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簡短且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以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深受師生歡迎,在教育中具有很廣的應用面。目前,初中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重,而且初中生物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平心而論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去預習生物學科似乎有點強人所難。而預習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非常重要,為此筆者認為關于初中生物的預習需要正確地引導,要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預習目標與要求,讓學生了解課堂時間無法深入講解的一些生物概念,也可以了解相關的情境。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預習,又沒有那么重的負擔,為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要盡量避免預習內容與課堂講解內容的“重復”而帶來的乏味感。
例如,教學“生物的遺傳與變異”時,這一章的生物概念比較多,如“變異”“遺傳”“性狀”“相對性狀”“基因”“顯性基因”等,要讓初中生掌握這些概念的內涵、搞清楚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困難的,對于教師來說就是教學“瓶頸”。那么,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突破,制作一個動物繁衍的視頻,視頻的內容要包含宏觀過程與微觀過程,將相關的概念一一標注在對應的位置上,同時還需要加一些教師的講解,這樣整個微課視頻就顯得簡短生動。制作之后,要求學生通過微課來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用微課來輔助預習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新鮮,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當中了解一些原本枯燥無味的生物專業(yè)術語。
又如,在專題復習課之前,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師上課之前的要求,也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入手,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這樣可以有效地自學生物教材上的知識點。只要學生在課前掌握一定的知識,便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更好地進行互動,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二、利用微課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對學生而言,微課不僅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使用,還可以在課外選擇性地利用微課解決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其實,微課不僅能夠在學生學習上發(fā)揮功效,在教師的教學上也具備很大的發(fā)揮空間,直觀來說通過微課教學能夠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更好地融合。微課的出現(xiàn)改善了教學方式,也讓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微課在課堂上的運用可以是教師講解視頻、影視剪輯視頻、卡通動畫、電子白板等,還能夠創(chuàng)設出富有圖像、文字、色彩、聲音等元素構成的課堂氛圍。利用微課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其核心元素還是視頻,視頻的質量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微課以有趣、直觀、生動的情境來輔助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體驗,還能使學生拓展思維、加強對知識的了解與運用。利用微課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 利用微課導入新課,能夠體現(xiàn)學科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利用微課視頻來輔助教學,則更加能夠豐富生物的“趣味性”。例如,教學“種子的萌芽”時,教師可以將種子萌芽過程的延時視頻截取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視頻更加直觀、生動地觀看到種子萌芽的過程,直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
2. 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現(xiàn)代教育就是要能夠打動學生,但是要將情感教育的實現(xiàn)與生物知識技能教學融為一體,而且不露痕跡,其難度是非常大的,利用“微課”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教學“生物與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時,當中有關于毒物質富集的講解,可先引入有毒物質富集后果的圖片與報道,再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還能夠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 通過微課能夠濃縮知識的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
初中生物是一門容量巨大的學科,初中生物教材以生物的基礎知識為主,不僅容量大,而且范圍廣,對于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方面會花費很多時間,而且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利用微課則可以順利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教學“動物的運動”時,如果依靠講解,即使準備再充分,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動物的運動方式表述清楚,但是利用微課視頻就能夠實現(xiàn),而且能夠融入更多相關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關節(jié)模型、實物展臺及簡筆畫等教學工具與微課相互結合,加之教師聲情并茂的旁白,就會取得“意外”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微課做好實驗教學
從某種性質來看,微課與實驗好像是矛盾的,那么微課與生物實驗如何實現(xiàn)互補?這就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要求是學生要做好教材中的實驗,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初中生物教學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用腦,多動手去操作,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不適合微課來替代。但是,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不是任何實驗都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可能會因為器材不足、材料不足、時間、場地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完成實驗任務,此時微課就能發(fā)揮作用了。
例如,關于對種子萌芽環(huán)境條件探究的實驗、動物繞道取食的實驗等,這類實驗完全可以利用微課在課堂上展現(xiàn)給學生,不僅能夠達到實驗教學的目標,還能為學生掌握生物知識而服務。這類微課制作可以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與本課實驗內容有關的實驗過程,也可以是教師錄制學生課外完成的實驗過程,然后教師對這些視頻進行加工,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并加上教師的講解,學生也能夠了解整個實驗過程,加深對實驗的印象。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雖然具有很多優(yōu)勢,但在實踐應用中也需要與學科特性結合,不能讓微課教學流于形式。希望廣大教師能夠深入研究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增強初中生物教學效果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踐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 朱有森.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赤子(上旬),2016,(23):131.
[2] 楊軍.微課以及微課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152,182.
[3] 盧靜靜.尊重差異,追求個性化學習——微課促進初中生物分層次教學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15.
(編輯:易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