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鳳儀
【摘 要】小學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努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英語水平,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目標。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趣味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24-01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英語課程應(yīng)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小學的英語教學無論從內(nèi)容上,還是從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首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小學英語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
教師要徹底改變教學觀念,把自己當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dǎo)者,與學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見;要營造一種活潑、積極、主動的教學氛圍,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關(guān)心,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要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悅,讓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以使學生肯于思考,樂于參與,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zhuǎn)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如:在教學中,不妨打破傳統(tǒng)的課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按課文要求,或兩人一對,或分成小組,或隨意換位置,用與好朋友談心、打電話等方式,讓學生能圍在一起用英語對話、交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輕松、活潑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少數(shù)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在性格大膽、外向?qū)W生的帶動下,也敢于用英語交流,逐漸產(chǎn)生學習興趣,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欲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yīng)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增強其參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使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培養(yǎng)。在課堂上,要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情境和氛圍,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肯定、贊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二、利用兒歌說唱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特別容易對一些節(jié)奏鮮明、旋律輕松、歌詞簡單易懂的歌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以及學習欲望。我個人認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獨特心理特點,利用兒歌說唱的方式開展具體英語知識點的教學活動,相信,同樣也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積極性。例如,有關(guān)顏色的英語單詞眾多,小學生受到年齡因素的制約,很容易混淆記錯,為了有效解決這一教學難題,我特別為學生創(chuàng)編了這樣一首兒歌:小淘氣,握畫筆,藍色天空是blue,朵朵白云是white,還有g(shù)reen綠草地。要問其他顏色有哪些?黑色是black,還有黃色是yellow,color顏色有好多,等待大家去探尋。通過這首簡單的兒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與調(diào)動,而且最關(guān)鍵的一點在于通過這首兒歌還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對于眾多英語單詞的深刻記憶,真正取得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引入課堂游戲,鞏固語言知識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求知欲望較為強烈,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入多樣化的游戲活動,開展各種各樣的英語教學活動,帶領(lǐng)學生走出教室,在室外或戶外進行角色表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愛上英語。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體驗所學知識,教師指著“花”和“樹”,用英語與學生對話:“What is this?What is that?”學生熱情洋溢地回答:“This is a flower. This is a tree. That is a bee.”既復(fù)習了單詞又操練了句型。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久而久之,就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學會如何用英語進行表達。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生性格善變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26個英文字母時,可以將26個字母分別寫在卡片上,然后把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賽,教師讀到哪個字母,手持這個字母的學生就要站起來,最后看看哪一組的正確率比較高,哪個組就獲得勝利,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這樣的游戲教學法生動有趣、行之有效,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提倡小組合作,提高參與動力
分組是小組合作的第一步,我們要合理分配學習小組,讓同學們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首先,教師要把握學生性格特征,一個小組中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學生,也要有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只有性格上互補才有助于完成學習任務(wù)。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根據(jù)學生的特長進行小組分配,使每個學習小組都有書寫好的,也有口語好的,實現(xiàn)學習資源上的互補。再次,我們還要采用優(yōu)生帶差生的原則,將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學習小組,讓優(yōu)生幫助差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此外,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要求每位學生都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wù),這樣學生才會有壓力,有了壓力自然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習效率才會事半功倍。如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Where is the ...”和“Its on the...”這些句型的用法,教師可引導(dǎo)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教材中的對話進行對話訓練,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最后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為了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分工,讓每一位學生都承擔一定的任務(wù),至少有一句對話,避免有的學生濫竽充數(shù),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熟練掌握“Where is the ...”和“Its on the...”這些句型的用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如何有效發(fā)揮趣味教學是一項值得探究的話題。用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話總結(jié):“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庇⒄Z教師作為創(chuàng)新學習的組織者、引導(dǎo)者,要不斷開拓進取,優(yōu)化教學手段,打造精品,使課堂教學藝術(shù)化。
參考文獻:
[1]涂希林,愉快學習,陶冶情操,小學外語教學,第9期:14-16,2003
[2]饒志富,小學教學典型課示例英語。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