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英+陶迎武
摘 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讓專業(yè)得到提升,才會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要主動積極參與到科研當中,為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科研中蓄力,在實踐中前行,升華專業(yè)發(fā)展,同伴互助,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實現教師專業(yè)共同進步。教師崇尚研究會使教學在平淡中顯奇崛,會使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呈現加速度。
關鍵詞:科研;專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
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已經二十余載。如果單憑自己的經驗教學,其實就可以在教育行業(yè)混口飯吃,但是我深知教育這個職業(yè)和其他職業(yè)不同,它面對的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位教師的肩頭都有著沉甸甸的社會擔當。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讓自己的專業(yè)得到提升,才會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社會變遷,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那么教師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呢?正如李元昌老師說的那樣,在 “教”中“研”,在“研”中“教”,將科研滲透于常規(guī)的教育教學之中,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變。
一、教師要主動積極參與科研,為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蔽覀兘處熞J真鉆研相關教研書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通過思考教學中遇到的某個問題,借助教學日記、小論文、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案例積累等方式呈現研究的問題、過程及成果,使教師的教學研究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這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但在平時工作中,有不少教師只憑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工作,其實在工作中也積累了一些零散的經驗,但這些老師不善于總結和反思,使他們的教育理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教育科研的過程中,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反思、研究。需要自覺地學習教育基本理論,走出教育行為的種種誤區(qū),讓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并運用研究成果于教學實踐,是教師實現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的方向。
二、在科研中蓄力,在實踐中前行,升華專業(yè)發(fā)展
行動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最佳選擇。它可以促進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完善與優(yōu)化,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師的反思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它也是一種適應教育改革的小范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論或歸納規(guī)律,而在于系統(tǒng)地、科學地解決問題。所以平時我們是“行為跟進”教研模式,是將教研活動中集體討論形成的新方案、新設想,通過自己的建構性思考之后,再一次實踐的教研模式,它是教師不斷地進行理論修正和重新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實踐智慧不斷生成的過程?!靶袨楦M”式教研模式首先是聚焦課堂,發(fā)現問題。聚焦課堂,捕捉課堂教學的“真問題”,以問題來引導教師開展教研的實踐,促進教者的自我反思。教師結合每天自身的教學實踐,隨時記錄一些有價值的教學現象,并提出切口較小的真實教學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總結和梳理,選取一個最具現實性、可操作性的問題,記錄在如下“問題記錄表”中。這樣行動研究可以提高、改進教育實踐活動和提高教師教育行為質量為主要目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三、同伴互助,建設良好的科研氛圍,實現教師專業(yè)共同進步
教師個人不能像以往那樣完全單獨完成教學工作,因為“單兵作戰(zhàn)”的教師不能完全駕馭對學生在知識、方法、過程、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所有指導工作,因而必須與自己的同事合作?!敖處熥晕姨岣叩墓ぷ饕獜募w思想的源泉中吸取營養(yǎng),而教師本人也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問題、疑難提交給集體來研究?!蓖ㄟ^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專題研討、科研論壇、教學沙龍等方式來解決實施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實現知識和經驗的互補,實現信息資料、計劃的共享,實現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共同提高,并促進同伴間的專業(yè)成長。比如,我們平時的同伴觀課是教師發(fā)現自身教學問題的又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同伴觀課,一方面可以了解各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課堂可以提高對自己課堂的審視能力。把課堂教學觀察表提供給觀察者,要求教師不再記錄教學全過程,而是更多地記錄教學進程中引發(fā)自己困惑或思考的課堂教學細節(jié),剖析這些細節(jié)對學生深層次的影響,以及行為背后的教育理念,最后綜合性地寫出“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最值得研究的問題”。同伴互助為教師學習提供了條件,可以促使教師持續(xù)不斷地學習,并接受新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征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當不同的觀點發(fā)生碰撞時,會激勵教師不斷探索和思考,會產生創(chuàng)造的思想火花,會使教師產生學習的愿望,會極大地激發(fā)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的意識。
教學的生機與活力存在于教研中,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并自覺地接受理論的指導,努力提高教學理論素養(yǎng)。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具有助推作用。要想由“經驗型教師”成為“科研型教師”,重要的途徑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從事教育研究會讓教師從零散的教育碎片中凝練出教育的美玉;會使教師從經驗層面的重復上升到理性光輝的照耀;教師崇尚研究會使教學在平淡中顯奇崛,使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呈現加
速度。
作者簡介:宋杰英,長期從事班主任和數學教學研究工作,小學高級教師。
陶迎武,中學高級教師,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學和教材教法研究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