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宗?オ?
[摘要]高效課堂是新教學理念下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科學實驗活動作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核心內(nèi)容,它的高效開展是整堂課能否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而實驗活動的高效開展更是離不開實驗器材的高效配合,因此讓學生正確使用器材是科學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師生都能熟練使用器材,實驗才能獲得高效。
[關鍵詞]巧用;善用;敢用;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24008801
用好實驗器材能促進實驗的高效開展,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教師課堂效率。教師怎樣用好手中的實驗器材,讓實驗器材更好地為實驗效率服務,為科學課堂服務,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巧用器材,提升實驗效率
人們對物體的使用一般都是遵循它的物理性質及生活經(jīng)驗進行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過于墨守成規(guī),那么有些問題還是很難解決的。
1.宜松不宜緊,能量顯無窮
《用橡皮筋作動力》一課,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手剛一松橡皮筋就馬上恢復原樣了,小車不會往前開。整個實驗過程,器材、操作步驟都沒有什么大的問題。橡皮筋的正確使用成了這次實驗成功的關鍵點,使用橡皮筋時是不是越緊越好,整個實驗中需要怎樣的橡皮筋才是最關鍵的,弄清楚了這點,整堂課的實驗就能順利開展了。
2.宜淡不宜濃,顏色好辨認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一課,實驗用碘酒來檢測食物中所含淀粉是多少,通過觀察食物顏色是否變成藍色或藍紫色進行判斷。本次實驗效果取決于碘酒的合理使用,不能憑著感覺來使用,需要科學的計量。
以上兩種實驗器材的合理使用,就需要我們?nèi)ジ淖円延械纳罱?jīng)驗,合適才是最好的。
二、善用器材,提升實驗效率
實驗器材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工具理應簡單、直觀、方便。
1.宜簡不宜繁,讀數(shù)不用愁
三下《水結冰了》一課,研究水在幾度時開始結冰,課前讓學生準備冰塊、食鹽、毛巾等器材。學生對實驗充滿了期盼,教師也信心滿滿。結果學生得出了許多不一樣的實驗結果。究其原因是實驗室里使用的煤油溫度計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后存在差異。改用數(shù)字溫度計可以省去學生在讀數(shù)方面花的時間及誤差,更使得各小組實驗數(shù)據(jù)幾乎統(tǒng)一,避免了各種問題,大大節(jié)省了實驗時間,提高了實驗效率。
2.宜方不宜圓,搭橋顯身手
六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需要學生動手做一做,用筷子搭建一座廊橋。現(xiàn)在家里的筷子大多數(shù)是圓柱形的,容易打滑,不方便固定,學生很難操作。為了能夠成功挑戰(zhàn)這個活動,將圓柱形的筷子換成了方塊的木棒。所有小組都成功地搭建了廊橋。
活動中只改變木棒的形狀,實驗效果便立竿見影。我們平時在準備科學實驗器材時,多一些思考,那么在課堂上就會少一些煩惱。用怎樣的器材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課堂,我們的課堂就會出現(xiàn)怎樣的實驗效率,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三、敢用器材,提升實驗效率
多媒體已經(jīng)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師們也不再局限于用簡單的播放課件來滿足自己的教學活動。各種智能設備的出現(xiàn),以及多功能的電子白板可以讓上課教師及時捕捉到學生的活動畫面及活動成果。
1.照片加視頻,交流好助手
同樣以六上《形狀與結構》學生搭廊橋為例。各小組在完成作品后需要進行展示,嘗試將手機與電腦通過無線傳輸連接,通過應用程序將學生完成的作品以拍照和錄像的形式直觀呈現(xiàn)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學交流。這就很好地解決了無法將作品呈上講臺這一困難,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實驗效率。
這種課堂輔助器材的精彩使用給我們的科學實驗課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在收獲成功之時也讓整堂課進行得很順暢,其關鍵還是在于對新器材的大膽使用。
2.實物進課堂,效果顯神奇
六上第一單元《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一課,教師大膽嘗試,把自行車擺上講臺,場面震撼,學生激動不已。從自行車的結構講到自行車的簡單機械,學生聽講認真,現(xiàn)場交流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散。
學生在實驗器材的幫助下,能夠順利地進行科學探究,發(fā)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收獲實驗成果,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我們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需要科學教師不斷去發(fā)現(xiàn)更好的科學器材來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從而提升科學課堂效率。這也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所追求的目標。
(責編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