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摘 要:中國作為一個傳統(tǒng)型國家,尤為注重歷史文化教育,立志培養(yǎng)國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國學經典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匯聚,是我國人民的精神食糧,不斷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在人類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學教育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國學經典是國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生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學習國學經典。學校要用國學經典教育弘揚我國文化,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從小認識到我國的歷史傳承,體會到國學經典的重要性。通過研究國學教育現(xiàn)狀及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式,使國學經典在我國教育界地位不斷提高。
關鍵詞:國學經典;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國學課堂現(xiàn)狀
由于教育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趨勢,不斷出現(xiàn)新的課程豐富了教育事業(yè),國學教育面臨巨大挑戰(zhàn)。國學教育能傳承經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還有利于學生繼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但是學校大多更加注重小學生的文化課,對國學教育關注不夠,學校國學方面人才缺少,國學教育課程所占比例較小,學生沒有足夠時間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對國家傳統(tǒng)歷史文化知識貧乏。
二、國學經典走入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方法
1.用音樂來教學國學
我找了很多著名作曲家為古文譜寫的曲子,如《三字經》《千字文》等,這些都很有民歌的味道。然而當我發(fā)現(xiàn)說唱版的節(jié)奏雖然比較簡單歡樂,但會給沒有基礎的學生增加不少學習難度以及很容易抵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時,我沒有急于把唱游應用到教學當中。但我覺得這種方式很適合在學生復習的時候運用,這樣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枯燥乏味,反而會感覺很新鮮、有趣。學生高高興興唱著,再不是之前那種復習背誦時的一臉的不情愿,他們看書時更加認真,他們一邊聽著,一邊跟著唱,等都唱完了,都不想停下來……我心里就想,又讓我找到一個很好的復習的方法。我會繼續(xù)研究通過借助音樂的方式讓國學的教學更加生動有活力,將古文和音樂聯(lián)系起來,以方便學生接受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
2.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包括了文字、聲音、視頻以及圖畫,同時又有較強的感染力。適時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不但方便達到教學的目的,同時也方便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在活躍教學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熱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進行《弟子規(guī)·泛愛眾》的教學中,我提前播放了《弟子規(guī)》的吟誦動畫視頻和《泛愛眾》歌曲動畫視頻,讓學生跟著讀和唱,有效地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情緒,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
3.讓學生、多展示自己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開展一些小活動,比如國學背誦比賽等。每一學期都進行一次比賽,可以為學生提供更高的展示平臺。在逐步發(fā)展后,比賽會越來越得到重視,發(fā)展得會越來越好。在比賽中,背誦的形式也要多樣化,要有創(chuàng)新性。例如,在較低年級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過精心組織學生積極準備,努力練習,最后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節(jié)目。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深深吸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經過兩年多的發(fā)展,學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改變,并且得到了提高:不僅越來越懂得感恩父母,對人也越來越有禮貌;在學習上努力好學的同時,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不管是注意力還是記憶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我的教學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國學的歷史十分久遠,內容也博大精深,若想更好地掌握,也是需要時間的沉淀的。因此,還需要堅持不斷地努力進取,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學習到最有用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通過美妙的書聲體驗到心靈中高尚的情結。
4.在教學當中以誦讀為主要教學方式
在教學當中,以誦讀為主也是要分幾個層次的,這里主要有朗讀、朗誦、誦讀三種。而這三種方式具有不同的意義及效果。朗讀主要是將書本上的語言變成人聲的一種方式,它只是種教學形式,在朗讀過程中,情感必須要符合自然情感。朗誦則被譽為藝術的表演形式,在語言形式上與朗讀比起來較為夸張,因為在朗誦時還需借助表情甚至音樂等來增加它的表演藝術性。而誦讀,是處于朗讀和朗誦之間的一種形式,它的重點不僅僅是“讀”,更強調了對文章的積累和背誦,它包含了前兩者所有的優(yōu)點,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國學經典閱讀對于國學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其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我國教師素質不斷提升,對國學教育來說是有益的。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國學,從而端正了學習國學的態(tài)度,這是現(xiàn)有的優(yōu)勢階段。但是我們還要不斷加強對國學教育的管理,使國學教育逐漸走入國人視野。我們要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大潮流下,保持國學教育的穩(wěn)定發(fā)展,讓更多人了解國家文化。
參考文獻:
邢穎,淺談在中小學開設“國學”課程[J].成都大學學報,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