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技術與刑事技術之前的融合,可以為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本篇文章主要以刑事毒物分析工作、販毒制毒案件的偵破工作和一般刑事案件中的掌紋顯現(xiàn)工作為例,對化學技術在刑偵工作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化學知識;刑偵技術;應用
投毒案件中的毒物分析問題、傷害類案件和兇殺類案件中的微量血跡檢驗工作和槍擊案件中的射擊殘留物化學檢驗工作都與化學技術之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隨著化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些前沿化學技術在刑事案件偵破領域中的應用,可以讓公安機關的刑事案件偵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化學在刑事毒物分析中的作用
投毒案件是我國境內的一種屢有發(fā)生的惡性刑事案件。從我國公安機關盡其所破獲投毒案件來看,這一類案件往往有著較為嚴重的社會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藥物種類的增多,也讓投毒案件中所涉及到的藥物品種表現(xiàn)出了一種多樣化的特點。在犯罪分子的投毒手段日益隱蔽化的情況下,毒物鑒定就成為了揭示犯罪事實的一個重要依據(jù)[1]。在刑偵領域,毒物鑒定主要是依托化學原理對對投毒案件中的毒物及其代謝產物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技術。從我國警用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利用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投毒案件中所涉及到的有毒物質進行分析的方式已經開始在各地的公安機關得到了推廣,但是對于某些有毒物質而言,警方還需要借助一些化學反應對毒物進行分析。因而從公安機關的基層工作現(xiàn)狀來看,化學技術的應用對投毒類案件的偵破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化學知識在毒品案件相關問題中的應用
(一)化學知識在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制毒案件是我國公安部門重點打擊的一大重要案件。雖然各地公安機關已經對毒品案件的打擊力度進行了強化,但是目前與毒品有關的犯罪活動依舊表現(xiàn)糊了十分猖獗的特點。從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來看,與我國云南地區(qū)相鄰的“金三角”地區(qū)是世界聞名的毒品生產區(qū)域。這一特殊環(huán)境的存在,也讓我國的毒品防控工作表現(xiàn)出了日益嚴峻的特點。毒品的制作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它與一些化學品和化學試劑之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因而,在制毒案件的打擊過程中,有關部門也需要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工作進行強化。目前我國對易制毒化學品的和管理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公安機關、海關部門等執(zhí)法機構的一些工作人員對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缺乏一種深入的認識。對此,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人員除了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了解以外,還要在對化學知識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對這一類化學試劑的不同名稱進行充分了解。
(二)化學知識在販毒案件偵破過程中的應用
打擊毒品犯罪是我國公安機關在新時期所要承擔的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在設計毒品交易的案件中,毒品的鑒定工作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內容[2]。在吸毒案件的偵破過程中,警方所查獲的可疑物是否為毒品,可疑物中的毒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界定都離不開分析化學手段的運用。
在對販毒案件進行偵破的過程中,為了對基層公安機關、基層公安邊防部隊、和海關部門的緝毒能力進行提升,一些具有時效性和簡便性的毒品檢驗方法已經開始在公安(武警邊防)基層隊伍中得到了應用。這些技術對公安緝毒人員、海關人員和邊防官兵的毒品識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販毒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外觀檢驗符合快速簡便的化學顯色反應技術是緝毒人員所常用的毒品驗證方法。這些技術中所運用到的化學反應可以對毒品的顏色、形態(tài)和特殊性氣味等外在特征進行直觀展示,在對化學知識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對這些基于化學技術的毒品查驗方式的誤用,可能會對緝毒人員自身的身體安全帶來不利的影響。
3 化學知識在顯現(xiàn)掌紋指印中的應用
指紋因素是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人身同一認定的重要工具。從一般刑事案件的偵破情況來看,指紋因素是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鎖定的一種重要依據(jù)。
(一)硝酸銀顯現(xiàn)法
氯化鈉是存在于人體汗液中的一種化學元素,硝酸銀顯現(xiàn)法就借助硝酸銀與汗液中的氯化鈉產生化學反應以后所獲得的氯化銀和硝酸鈉瑞人體的指紋特征進行確定的掌紋顯現(xiàn)方式。在陽光的分解作用下,氯化銀所析出的灰黑色陰離子會沉積于汗液的指紋印上,這就可讓辦案人員對犯罪嫌疑人遺留在案發(fā)現(xiàn)場的指紋印記進行了解。在對遺留在普通淺色紙張、較新的本色木和單色紙張中的指紋印記進行提取的過程中,刑偵人員通常會利用濃度為1%-3%的硝酸銀無水酒精溶液對指紋進行提取,下面的公式就是這一化學技術的主要作用機理:
AgNO3+NaCl→NaNO3+AgCl→Ag↓
(二)茚三酮顯現(xiàn)法
茚三酮試劑在指紋提取工作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對人體汗液中的a-氨基酸進行氧化分解的方式,為刑偵人員的指紋提取工作提供方便。在茚三酮試劑的氧化作用與水和茚三酮之間的還原作用下,過量茚三酮與a-氨基酸、氧化分解以后所此處的氨與還原型茚三酮之間的綜合作用,會讓一些紫色的化合物成為指紋印的展示載體[3]。因而在對一些遺留在淺色紙張和本色木上的指紋進行提取的過程中,刑偵人員也可以對這一試劑進行應用。
(三)502粘合劑顯現(xiàn)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502”粘合劑是以a-氨基丙烯酸乙酯為主要組成部分的一種化學物質。由于這一物質中也存在著少量的苯二酚和二氧化硫,因而在a-氰基丙烯酸乙酯揮發(fā)以后,在遇到物體表面存在汗?jié)n的物體以后,會形成一種固體狀的聚合物。對于刑偵人員而言,在化學知識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這些措施的理解和運用會存在一定的困難[4]。
4 結論
化學知識涉及到了刑事技術中的多個方面。它對刑事案件偵破能力的提升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對自身的化學知識進行強化,可以讓建立在化學技術基礎上的刑偵技術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楊瑞琴.化學在刑事技術中的應用[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4:42-44.
[2]陳從江,徐德柱.痕跡檢驗技術在刑事偵查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6,34:74.
[3]徐生鴻,李旺登.淺析刑事技術現(xiàn)場勘查在刑事案件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5,30:79.
[4]劉巖,王明直,馮祖祎.超聲波清除銹跡在刑事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展望[J].刑事技術,2012,02:48-50.
作者簡介
楊宗霖(1996-),男,河南駐馬店人,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