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
摘要:隨著教育的全新改革,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也漸漸被提上日程。作為新課改提倡的學習方式,不但可以創(chuàng)造出輕松地學習氛圍,還能讓小學生在學習中體現出主體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探討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探析
前言:
隨著我國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新課改的實施,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入了小學數學課堂,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提高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小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使其可以全面的發(fā)展。本文具體的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的現狀,以及從以下方面提出了解決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的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一)缺乏老師的合理指導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小學數學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估計不足,在小組合作之前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和講解,只是簡單的提出要求之后就不聞不問,讓其自由發(fā)展,這樣不但無法讓小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會讓小學生無法找到學習的方向和目標,還有的小朋友可能性格內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有效的討論,以致無法融入到學習小組中,并且還可能出現老師沒有及時巡視,導致出現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的情況,還有可能小學生得不到足夠的思考時間,只能盲目的聽取別人的答案,讓知識得不到很好的傳授[1]。
(二)缺乏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存在著有些小學數學老師過分追求小組合作,在沒有考慮清楚教學內容的難易情況下,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且在任何教學環(huán)境下,都使用同一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認為只要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能達到學習的效果,這樣濫用小組合作的行為方式,不但降低了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浪費了正常的教學時間,并且由于沒有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大的降低了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小組合作模式產生排斥心理。
(三)缺乏合理的學習目標
由于老師沒有提前告訴小學生的具體學習目標,導致他們對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知識,沒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吸收,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性。并且因為沒有合理的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合作進行不下去的問題,還有可能因為沒有明確的分工和任務,導致有的同學在小組合作中無所事事、濫竽充數,使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盲目性的現象,導致小組合作失去其本來的教育意義。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提高其探索意識
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的一種全新學習模式,所以需要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尤其是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可以讓小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小學生的探索意識。還要教師從講臺上下來走到學生當中,及時的發(fā)現小組合作中問題并進行指導解答,讓學生對知識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吸收[2]。并且在小組合作前的準備、合作中的配合、合作后的總結等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起到主導的作用,為學生制定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對小組合作進行明確的分工,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都可以參與其中,讓自身能力釋放的最大化,并更好的實行小組合作的形式和完成學習。
(二)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數學教師需要根據班級里每個同學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具體情況來劃分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小組成員在組織能力、學習能力、思維活躍程度等方面達到均衡,而且每組人數不宜過多,使得彼此間的有效討論更直接,使其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進行有效的合理搭配、分工協作。并且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面對面相坐,這樣更利于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出現分歧的時候也可以減刑直接有效的交流,達到合作的目的,還要各個小組之間彼此相鄰,達到組間競爭良好的效果,也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集體意識,從而使每個人都可以很好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從通過彼此幫助來達到自身能力更好的提升。
(三)設計適合的學習內容,建立評價機制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小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做到合理科學,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并且在小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指導,增加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老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情境教學,來增加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增加良好的教學氛圍,比如可以在課件的制作中,結合一些童話故事和漂亮的插畫,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可以設計買水果等常見的數量關系問題,要求多種解題方法和思路,讓小學生對問題感到不陌生,也激發(fā)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3]。并且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按小組總結成績,根據小組的總體情況來進行一定的口頭嘉獎,讓學生明白集體的概念,從而更加良好的配合小組合作學習。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教育的目的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標不再是只為了應試,還應該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育的形式也不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的形式,還應該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其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成長成一個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季秋霞.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0(03):61.
[2]馮春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學,2014.
[3]唐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6,03(20):119-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