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放光+麻芳
(煙臺南山學院商學院 山東 龍口 265706)
【摘要】高校學風受地域、地方經濟狀況、師資力量、政府相關教育扶持政策和學生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高校,自然將學風建設作為長期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各高校在學風建設方面的規(guī)劃,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學生整體素質的影響。
【關鍵詞】學生素質 高校 學風建設
從字面上看,學乃學習、模仿;風乃風氣、風尚。從哲學、社會學、文化學以及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學風是一種風氣、一種覺悟、一種追求、一種境界,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具有強烈的導向、激勵、凝聚、輻射與規(guī)范功能。學風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部關切的話題。目前我國各高校學風建設各具特色,總體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不少高校因為創(chuàng)新學風建設思路而廣受社會好評。例如山東煙臺南山學院創(chuàng)新性提出“無手機課堂”、南京大學“四引工程”等。但綜合各高校具體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比對,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素質對高校學風建設的諸多環(huán)節(jié)產生了影響。
一、學生素質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
(一)對高校教學水平
中國有句歇后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從教學的度評析這句話則是學生素質影響教學水平最真的解釋。舉個例子,高數(shù)教授教一批高考數(shù)學低于60分的學生與他教一批高考數(shù)學高于120分的學生,一定花費的功夫不同,教課的方式與內容也不會相同。因為學生的起點不同,定然會限制教師們制定教案的起點,從而影響到教學水平。因此可以說,是高考后的高分學子成就了知名大學教育的名聲。
(二)對高校管理措施的制定
醫(yī)生看病,講究對癥下藥,高校對學生日常管理,也定當如此。高校大學生大多處于青春熱血的年紀,有夢想,好自由,好拼,敢闖,但也不乏沖動,盲目,迷茫。各高校學生素質不同,也就注定了高校管理的側重點不同。例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校,因為學生素質高、學識好,其管理往往就側重于開發(fā)學生能力、開拓學生眼界、幫助學生搞科研等一系列有關學習的方面。而像石家莊鐵道大學、濱海醫(yī)學院等的技術類高校,憑借學生實踐能力強,學識基礎較好的情況,其管理就會更多的偏向于對學生專業(yè)技術的提高、實踐能力、人文職業(yè)修養(yǎng)等方面。以此類推,學生素質對各高校管理模式和側重點的制定占很大影響。
(三)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于高考填報志愿分數(shù)線的限制,各高校學生素質,水平的不同,往往學生群體反映出的精神風貌也是不同,繼而展現(xiàn)出各高校的學風也是不同。例如國務院劃分出的211、985院校,這些高校的學生往往自主意識強,競爭意識濃厚。這些校園的圖書館時常是人滿為患,即便是校園的街道上,也多是行色匆匆的學子,整個校園一股子濃濃的學習風味。再看一些普通高校,學子們日常生活十分豐富,要么兩兩出雙入對你儂我儂,要么三五成群游戲人間,圖書館是校園中一處幽靜清雅之所。很明顯,學生的素質,對自身整個群體風貌的影響十分重要。
二、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傳統(tǒng)觀點大多認為,一所高校學風好,那么教育出的學子定然是十分優(yōu)秀的,反之,學生總體素質對學校學風也有一定的影響。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素質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十分巨大。
為了進一步從學生素質角度提升高校學風水平,我有以下幾點設想:
(一)執(zhí)行另一種高校錄取方式
改變先選學校再報專業(yè)的局面,換成以先選專業(yè)再報學校的方式。這樣,可以讓高校憑借自身優(yōu)勢專業(yè)吸引高素質學生,打破高素質生源被知名高校壟斷的局面。同時也能讓各高校學生總體素質有所提升。這利于高校總體學風面貌的提升。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便是清華大學也有一些專業(yè)不如其他一些高校辦得好,為什么不想辦法給一些高素質學子接受比清華更好教育的機會呢?
(二)各高校應該依托自身情況,制定長遠發(fā)展政策
在制定長遠的學風建設規(guī)劃的基礎上,通過良好的引導,提升學院學子的競爭心,上進心,以此求得學子在校期間,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例如,高??梢圆扇》謱庸芾碇贫?,依據(jù)學子入學成績先劃分其層次分班。同時設立完善的積分獎勵制度,通過讓學子們依托學習成績、日常表現(xiàn)、好人好事等一系列積極向上方面積攢的積分,在后期提升或改變自己的層次。讓各高校由引導者和督促者的角色轉變?yōu)榧钫?,讓素質提升這件事成為學生主動關心的事情。使學生從“讓我提升”變?yōu)椤拔乙嵘薄?/p>
(三)嚴格對學生的管理
高校應嚴格要求學生,民辦高校學生大都自我管理能力差,所以學校應該積極制定嚴格的大學生日常行為管理規(guī)定,并且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四)增強學生憂患意識,引導學生自立自強
從就業(yè)和長遠發(fā)展角度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使每位學生自己清楚地認識到自身肩負的神圣使命和巨大責任,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堅決抵制自由散漫和懶惰思想,培養(yǎng)其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積極引導他們不要因為民辦高校起點低就自我放棄,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來督促自己,時刻銘記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現(xiàn)狀,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價值。
三、結論
要知道學風建設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長遠發(fā)展的過程。學風建設這一問題,不僅僅要依靠各高校自身的教學水平與科學管理,還應該讓各高校的學子自發(fā)主動地提升自己,高校要做的是“截流變?yōu)橐鳌薄?/p>
參考文獻:
[1]俞福君,雷存喜.地方高校學風建設的現(xiàn)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書育人 · 高教論壇,2014,(04).
[2]張杰.農村生源大學新生大學生活適應性研究[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