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隨著科技的傳播和人們的需要,到今天,信息化已經(jīng)成功地被廣泛地應用于在各行各業(yè)。而對于學校而言,依然在信息化的影響下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升到了另一種境界?!拔⒄n”悄然成為一種教學潮流在眾多中職學校中發(fā)展起來,成為提高教學者思考、幫助師生課堂互動和提升學生知識接收率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微課的應用成為了教學模式中的又一場改革。
關鍵詞:中職教學;微課;應用設計;語文
一、談微課之始
為了讓耽誤上課的學生能夠及時得到課堂知識,2007年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化學老師Jonathan·Bergmann和Aaron· Sams錄制了在線視頻教學。為了給親戚補課,美國的一位基金分析員用涂鴉工具做了一份視頻課件,這場成功的視頻教學讓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始轉(zhuǎn)變。這位名叫Salman·Khan的基金分析員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可汗學院”,使微課教學開始轟動全球的教育界,進而引起了眾多教育界人士的關注和爭論。
就我國當前對微課應用的情況來說,受信息傳播的影響,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逐漸被學校頻繁使用。而在對微課的應用上當屬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微課信息平臺做得最為有特色。作為成功地典型案列,中職學校是可以借鑒它的成功和特色來對已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建立適合自己學校的微課信息平臺,使學生獲得比在傳統(tǒng)課堂上更多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二、微課的組成與特點
微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聲音和視頻,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學習者不依賴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不受限于教學者的教學能力來進行自主地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微課的組成是由精細的教學設計配合某項知識點或某項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它的時間并不長,大多只有5-10分鐘,但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足夠?qū)⒁粓鐾暾慕虒W信息傳達給學習者。
三、關于微課的制作和要求
要制作一項微課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一般的微課所包含的內(nèi)容,即:微課腳本、視頻、圖片、微課課件、教案等,其中微課腳本和視頻在微課中屬于最重要的核心成分。而視頻在中職微課中根據(jù)內(nèi)容被劃分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講授型、答疑型、解題型和其他四種,微課視頻的這四種不同內(nèi)容的視頻在制作過程上都大致相同。
1.教材整理
教學者在制作視頻前應選擇適合學習者特點和認知力的素材,并合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主要知識點、重點和難點的劃分,然后進行素材的制作。
2.設計腳本
教學者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時長來對微課的名稱、知識點、微課傳播類型、適用對象和教學過程有一個具備突出點的完整思路。
3.制作微課
根據(jù)已經(jīng)在制作前整理好的素材依循思路對視頻進行制作。由于要考慮到不同學習者的習慣和學習場所限制,教學者可以采用的視頻制作方法有很多,如:攝像機、錄像軟件、手機等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
4.發(fā)布微課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一般是在新知識的傳授前讓學習者提前對知識點進行預習,這樣就能方便教學者在正式課堂上更快地將學習者帶入重要知識點的學習中。為了延續(xù)這一教學的優(yōu)良習慣,可以微課提前1-2天通過通訊軟件發(fā)布到適應的網(wǎng)絡,以方便和供學習者在課外也能通過網(wǎng)絡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和瀏覽,另一方面也方便了課下同為教學者的其他教育人士通過對微課的瀏覽相互探討和學習,做到信息及時交流和及時共享。
5.教學反思
教學者可以通過微課發(fā)布后收到的學習者學習的效果反饋和意見調(diào)節(jié)教學進度,也可以通過課下與其他教學者就發(fā)布的微課視頻進行交流來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做到更好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應用能力,達到教學更優(yōu)的目的。
四、微課應用與中職學校教學的優(yōu)勢和意義
第一,圖、文、音、頻等相結合進行教學可以令中職語文教學者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更佳顯著。
第二,新的教學模式和對細節(jié)的把握更能引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教學者以自身的語文知識儲備為基礎,加入圖片或視頻等素材對知識點進行設計和制作,能夠讓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有趣,從而引起學習者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令學習者在課堂之外也能主動學習。
第三,微課一方面能夠讓學習者進行課外瀏覽達到預習效果,也能讓學習者在課下多次瀏覽案例對知識點進行鞏固,掌握難點和重點,使學習者真正學習到知識,掌握到新技能。
第四,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只能讓學習者的學習進度跟著教學者的步伐走,而微課的設計應用能夠讓學習者通過微課進行自我學習,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列出與自己相適宜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它一方面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習者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教學者微課教學的最終目的。
第五,微課的設計應用不僅是教學模式的一種變革,也是學習者學習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微課的應用于語文教學者而言并非只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新的學習機會。而學習者要想學到更多,學得更扎實,也需要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找到能讓自己更好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微課的應用與其說是教學模式的改變讓學習者受益匪淺,不如說是微課使師生共同進步,共同提升。
第六,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有百分之八十的內(nèi)容都局限在教學者對知識內(nèi)容的陳述,學習者大多都很難明確課堂上的知識點和重點,而傳統(tǒng)的口頭教學也讓課程索然無味,令學習者難以提起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忱。微課的應用用簡短的時間以多元素的設計直接突出了知識點,使學習者目標明確,學習效果更優(yōu)。
五、總結
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教育模式不能一成不變,必須要結合時代特點,才能在教學中走出一條新的路,不被時代和學習者所淘汰。
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要想做到真正成功,并不只是要在內(nèi)容上突出學習重點和重視細節(jié)的設計,還要根據(jù)地域特點、學習者的情況、教學內(nèi)容等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微課平臺。
參考文獻:
[1]張祺.“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徐曉華.微課不“微”——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2):68.
[3]徐平.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應用探討[J].課外語文,2016(08):141.
[4]李存寶.淺析中職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14):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