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均開始摒棄“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樹立與時俱進的全新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模式,以獲取高效的教學效果。其中,“角色扮演”屬于英語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但由于很多教師在并不是很理解“角色扮演”核心概念,也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情況下而盲目引進該教學模式,導致整體教學效果的偏低。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本文探究了角色扮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并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師生互動;角色扮演;大學英語
角色扮演活動其實就是模擬真實言語對話情景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且學生可以扮演對話情景中的任何人物,或教師可協(xié)助學生讀出旁白,參與扮演等,然后將文章中描述的場景或改編后的場景通過神情、語句、動作等生動地表達出來[1]。同時,該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能促使學生敢說、敢做、敢表達,從而獲取理想的學習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引進何種教學模式,教師均需充分評估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盲目教學。
一、情境類的角色扮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角色扮演教學模式是英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選擇并擔任適合自己的角色,然后共同演繹出一個個生動的短劇,這不僅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能促使學生在進行英語表達時能自由、輕松、正確地應用英語。此外,英語交際的教學關鍵不僅需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而正確的教學方法與良好的教學情境往往也決定了教學的質(zhì)量。但教師要明白,大學的英語不僅限于教材中的內(nèi)容,而是應該適當?shù)赝貙拰W生的知識面。
例如,大學的英語教材往往會有一些關于電影的閱讀理解,但文章不僅長,還難于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電影片段,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然后教師再播放一些其他的電影片段,如“Roman Holiday”,并引導學生對主人公的深情、語氣等進行模仿,然后進行角色扮演,如有必要,教師可以先和一個學生進行表演,然后鼓勵學生站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一來,比較容易激活教學的氣氛,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對這種“表演”的興趣。在良好的情境教學氛圍中,學生積極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不僅能讓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勇敢地進行嘗試和挑戰(zhàn),還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得英語課堂變得不再沉悶,單調(diào)。
二、創(chuàng)造性的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由于很多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式普遍都是集體教學模式,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較低。但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還能為學生提供一次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并使其能運用英語來對角色進行詮釋,同時,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能運用自己腦海中的詞匯量結合課文內(nèi)容為角色設計一些臺詞,然后再通過練習將角色表現(xiàn)得出來,這比單純的課文閱讀要簡單且容易接受得多[2]。
以“Why I Teach”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每組3個人,其中2人扮演負責采訪的新聞記者,另外1人則扮演被采訪者,將課文稍稍改變一下,但不脫離題意;教師可提供一些在采訪過程中將會涉及到的幾個問題,讓扮演記者的學生參考,比如: “Do you think teaching is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a living?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teacher, what must you do?”等;然后教師再引導扮演“被采訪者”的學生采用文章中比較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回答,如“the pace of the academic calendar或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with his students the happiness of their success等;接著教師再鼓勵他們加入一些自己的觀點,最好能運用到課外的一些詞匯、短語等,從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即興提示類角色扮演,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中,角色扮演應該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即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而大多時候,大學英語的口語教學都是參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來設計角色扮演的對話,但往往會限制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因此,英語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團隊式的合作學習,并引導學生開展即興發(fā)揮類型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的大腦飛速運轉[3];而加入即興環(huán)節(jié),往往要求學生之間的配合默契及較強的團隊意識,這樣才能使小組的“角色扮演”順利地完成。
例如,教師可準備好幾組主題,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分組,每組4個人,并派出代表抽選主題,接著小組討論設計出時間不少于5分鐘的情景對話,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需扮演一個角色;而教師則需要在學生進行對話的過程中隨意出示一個或者兩個提示(詞語或句子),讓學生根據(jù)提示的內(nèi)容即興表演或表述出來,并保證對話的合理性。如學生在進行主題為“Christmas holiday”的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隨意出示了一個提示信息“Make a snowman”或“Could you stop at the drugstore and get me some medicine for cold?”等,然后學生在不脫離主題的情況下即興發(fā)揮,加入提示的信息,而其他學生則需要配合該學生,共同完成角色對話活動。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進行角色對話時,往往會按照既定好的路線走,而即興發(fā)揮不僅能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提高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
四、結語
總之,角色扮演不僅能調(diào)動英語課堂教學的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熱情,并能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從而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麗瑩.加強師生互動教學 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效率[J].科學中國人,2015(07):78.
[2]張妍華.通過開放式提問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科教導刊,2016 (10):114-114.
[3]邱潔月.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5(32):129-129.
作者簡介:
吳靜(1982.04—),女,滿族,籍貫:寧安,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