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蓮
【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困擾農村小學教育的重大問題。在學校管理中應用微信公眾平臺,將成為學校宣傳的新媒體,師生成長的新空間,家校溝通的新橋梁。如何巧妙的運用微信平臺,發(fā)揮其簡便、快捷的溝通優(yōu)勢,讓家長了解學生、讓學生感受關愛、暢通家校聯絡,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可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留守兒童;微信平臺;教育管理;應用探索
近年來,隨著微信的廣泛使用,使得微信成為人們必備的社交工具。學校微信公眾平臺真正實現了家校聯系的及時性、便利性和有效性,為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新橋梁。應用微信平臺可以建立班級家長聯系群組,可以更好的促進學校和家庭的交流,老師和家長的溝通,父母和學生的關愛,從而有效解決學生的教育問題??梢越o學生家長為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途徑。
一、創(chuàng)建學校微信公眾號,搭建家校管理平臺
具備公眾平臺,信息主動分享,是微信的重要功能。學校通過建立自己的公共微信平臺,讓留守兒童學生、家長或其它監(jiān)護人關注學校微信公眾平臺,可讓他們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學?;顒忧闆r。學校通過微信平臺發(fā)布通知,發(fā)布學校教育教學動態(tài),讓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學校,使得家校互動更加緊密,有利于展示學校辦學成果,公開學校事務,樹立學校形象,拉近家校距離,化解家校隔閡,建立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家?;A。此外,通過學校公眾平臺,還可以建立家長學校,讓家長不進校門,就能學到家庭教育所需的知識和技巧。
二、建立微信家長群,拓展家校教育方式
能夠建立好友聊天群,群成員隨時發(fā)布消息,及時交互與溝通,是微信的核心功能。通過建立班級微信家長群,可方便老師利用微信群發(fā)布班級活動的通知,如公布停課、調課等通知,也可以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便于家長知曉,防止學生遺忘,有利家長督促學生落實,方便家長參與留守兒童加強家庭教育管理。微信群還能夠幫助留守兒童家長獲取學生班級相關教學信息的咨詢與查詢,方便學生的學習與老師的教學。班主任能夠通過微信群發(fā)布課程安排及學習流程,讓家長了解并督促學生參照相關流程進行學習。此外,家長能夠通過微信群向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方便老師與學生家長間的溝通,可實現老師、家長與學生對班級進行共同管理,加強了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聯系,對班級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促進作用。微信群不僅能夠通過文字進行交流,還能夠通過圖片、語音以及視頻等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就使得交流方式變得更為具體,拓展了家校教育的方式。
1.微信群拉近家校距離。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關鍵。今年,我有幸接受三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在之前我就了解到本班學生。大多數屬于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在家照看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這些學生想念父母思想渙散,學習勁頭不足,普遍存在貪玩現象,于是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召開了一次家長會,與家長們共同創(chuàng)建了一個微信群。主要是想讓家長配合學校工作。
2.微信群糾正不良行為。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重點。由于種種原因留守兒童有些思想渙散,行為懶散,站沒有站相,坐無坐相。加上有些隔代長輩對獨生子女的“特殊待遇”,有不少的留守兒童不熱愛勞動。剛開始我對這些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引導他們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和缺點??墒牵Ч缓?。有的學生根本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有時剛打掃干凈的教室,轉瞬間就變成集市場,垃圾遍地、紙屑滿天飛,甚至在教室追逐打鬧,連掃帚都會變成他們的作戰(zhàn)工具。我十分氣憤地望著一群天真的臉,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還故意在你面前嘻皮笑臉的氣你。對此,我不得不嚴肅地思考: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guī)范應從何下手呢?經過再三思考,我覺得在微信上給學生上傳的照片不僅只傳他們表現得意、光彩的一面,也可傳他們表現得不良的一面,讓家長們跟我共同來教育孩子,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于是我就利用手機拍照片,先直接傳到教室的投影儀上,讓同學們看自己的不良行為。比如:上課沒有坐端正,自己座位上有紙屑,課間休息時間拌嘴、打架等一些不良現象,我都拍成照片和視頻。我拍攝一點,播放一點。在第一天播放的時候,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不良行為不但不自責,反而還哈哈大笑起來,從他們的臉上根本表現不出一丁點慚愧和羞恥。見此情景,我的心情也變得更加郁悶了。第二天,我不僅只拍了表現差的同學的行為,還拍了幾張表現好的同學的照片和視頻。上課讀書認真的,作業(yè)書寫工整的,坐姿端正的,墨水沒有到處灑的等,這次在播放過程中,同學們的臉上流露出來的傻笑少了,欣賞和羨慕的多了??吹酱饲榇司?,我的內心泛起了小小的驚喜,不覺中臉上也露出了絲絲微笑。我隨即挑選幾張典型事例發(fā)到家長微信群里,讓留守兒童家長配合下我的工作。果然不出我的意料,頭天表現較差的幾個學生,在第二天見到我時,眼神中流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我想可能是我班的家校微信群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微信讓家校聯合起來,互通信息,教育引導留守兒童改正了不良行為習慣和缺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F在,我們三年級一班基本上杜絕了臟、亂、差的現象,班風正了,學習氛圍濃了,同學們更加守紀律、懂文明、有禮貌了。留守兒童的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一個要從點滴的細微處抓起,堅持不懈地以身作則地做的艱巨工程。我們不僅僅嚴格要求學生怎么做,同時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為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作為班主任在做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這個艱巨工程時,恰當地利用微信平臺,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微信群培養(yǎng)學生情操。留守兒童高尚情操的教育是加強留守兒童管理的重要任務。首先,一個沒有共同的目標、缺乏集體凝聚力的班級,就好比一盤散沙四處流散,班上的學習風氣肯定不會很好。所以我一直把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自信,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增強班集體凝聚力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我利用每周的班隊活動時間開展各項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繪畫技巧、詩詞朗誦、才藝表演等,同學們互拍、自拍,記錄下精彩表演,展現自己的風采,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強了留守兒童自信心。同學們互相幫助,團結協(xié)作,增強了同學交流互動,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培養(yǎng)了留守兒童互愛互信的情操;我把學生們在每次活動中的表現都拍成照片做成像冊發(fā)到家校互動群讓家長欣賞,作為對他們的鼓勵。同時,同學們也主動把在家里給長輩們煮飯、洗衣服、為長輩們洗腳的事,都發(fā)到微信上曬給同學、家長、老師看。家長們看到了留守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也信心十足了,也促進了家長與留守孩子的經常溝通。留守兒童因受到家長的表揚,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表揚,班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勁頭也更足了,留守兒童心理高興了,身心也健康了。
總之,“互聯網+”為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只要我們善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探索新方法并運用于留守兒童日常教育,留守兒童就一定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