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蓮
摘 要:有效教學是教學活動最終追求的目標。語文教育者必須面對的難題就是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如何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這是眾多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充當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是否順利,這主要和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開展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46-01
一、教學準備階段的有效策略
語文教學需要千錘百煉,仔細認真,當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后,就能夠走上講臺進行授課了。這里的備課,指的是教師在上課之前所做的一些準備,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所以,備課從某種角度上而言就是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谛抡n程理念下的備課應該怎樣操作,并且如何做才可以實現(xiàn)最佳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分別是備自己、備教材以及備學生。
1、認清自己。在新的備課理念下進行高效備課,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同于以往的主導者,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從一個“主角”到“次主角”的轉(zhuǎn)化,教師同時也是推動學生不斷向前進步的督促者。教師“備自己”其實指的就是反思自我,認識自我,同時評價自我。首先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以及劣勢,從而設計出和自己個性特征相互吻合的教案,另外在課堂下一定要反思自我,并且不斷總結(jié)課堂教學,總結(jié)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最后就是時常地自我評價,逐步地將自己的素質(zhì)以及專業(yè)水平進一步提高,從而獲得高效的教學技術(shù),并且在設想方面要大膽。比如一位老師備課《小馬過河》的過程中,她按照個人所擅長制作手工課件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引入了小馬、松鼠的圖片以及牛伯伯。這位教師就是結(jié)合個人的優(yōu)勢,通過手工課件生動地授課,從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某種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2、了解學生。學生在高效備課的新課程中可以說是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備課中一定要先將學生備好。新課改主要圍繞著的核心理念是將以知識為本轉(zhuǎn)為以人為本,需要教師將學生以往的那種被動的學習方式改掉,可以轉(zhuǎn)向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并且和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及合作形成互補。教學必須對學情有所了解同時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從而備課。如何才可以提高了解學生的效率呢?首先是教師對學生的特征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也要有所了解。其次,也需要對學生個性差異進行全面把握,選擇的模式可以是因材施教以及個性化教學。
最后對學生進行全面性的評價,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進而以備出適宜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方案。比如曾經(jīng)的一位年輕語文教師由于之前沒充分對學生生活背景進行了解,所以在講授古詩《草》的過程中,請該男生回答問題,說的是假如老師充當學生的媽媽,讓學生進行背誦。誰曾想該男生大哭了起來,很久都無法平復自己的情緒,從而讓老師和學生都十分的尷尬。后來對該學生的情況了解后老師才意識到,之前小男孩的媽媽于兩年前就已經(jīng)失蹤。但是這位老師對這個學生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所以觸及到了學生心事,造成了課堂教學中學生和老師都很尷尬的情況。
3、將教材吃透。充分備課教學就必然要和教材聯(lián)系起來,教師備課不可以只停留在教材中,所以必須要跳出教材,在以往教師的角色是進行文本知識的傳授。隨著新課的改革從而提倡“大語文教學觀”,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通過“教材”進行教學,而非教“教材”。所以,當教師備課中,第一步是對教材進行鉆研,并且對相關(guān)的有用的知識進行挖掘,從而可以保證學生能夠開動腦筋;第二,對文本知識之間彼此的關(guān)系展開全面的分析。最后在教材的分析過程中,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教學實施過程的有效策略
處于新課程環(huán)境下,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那種缺乏生機的環(huán)境氛圍摒棄掉,從而保證所有的學生可以做到善學以及樂學,同時可以全面發(fā)展,但是這需要具體的措施。要達到這些目標就離不開教師做法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具體是體現(xiàn)在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積極探求與時俱進,可以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最終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
1、選擇多種提問形式
課堂提供了學生和老師一個對話交流的機會,所以提問是必須的。如何提問才稱得上是有效的?如何做才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師需要進行問題情境的設計,能夠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分析,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進步神速。
2、選擇多種教學評價模式
在新課標中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有利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以及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評價可以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能力,從而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對培養(yǎng)良好師生關(guān)系,開拓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最終能夠引導教師時刻反思,朝著共同發(fā)展進步的方向前進。
結(jié)語:本文主要是介紹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其中的教學準備階段有效策略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展開,同時結(jié)合相應的案例進行了分析。在教學準備階段,應認清自己、了解學生、將教材吃透,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則應選擇多種提問形式,并配合多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以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汪凱明. 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 教育革新, 2015(12):28-28.
[2] 魏筱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14.
[3] 胡華杰. 奏響有效教學的旋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2):67-68.
[4] 黃永祥. 新課程呼喚理性與真實的語文課堂--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若干浮躁現(xiàn)象的反思[J]. 中國教育學刊, 2016(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