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雯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躍發(fā)展,一種新型借貸方式——P2P網絡借貸誕生了,而且已經在高職院校中蓬勃發(fā)展。于是一系列不良現象開始在高職院校中出現。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大學生P2P網絡借貸現象的現狀和產生原因,探究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 new type of loan, P2P network loan was born, and has been in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 series of bad phenomena began to appea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P2P network lo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高職院校;P2P網絡借貸;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P2P network loa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1-0236-03
0 引言
隨著網絡的飛躍發(fā)展,借貸不再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的借貸或者人與銀行之間的借貸形式,網絡上興起了一種新型的借貸形式——P2P網絡借貸。P2P網絡借貸是一個網絡借貸平臺,它的放貸目標客戶不但針對工薪階層,而且也瞄準了高職院校大學生。雖然P2P網絡借貸迎合了部分物質追求大的高職院校大學生,但是近年來由于P2P網絡借貸而產生的不良現象在高職院校中日益增多??梢哉f,P2P網絡借貸的出現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帶來了一個新挑戰(zhàn)。
1 P2P網絡借貸概述及現狀
1.1 P2P網絡借貸概述
P2P網絡借貸是指網絡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xù)等全部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的一種借貸方式??梢钥闯觯琍2P網絡借貸的所有辦理程序都在網絡中進行和實現,它是一種通過網絡與民間借貸相結合的新型借貸方式。P2P網絡借貸是在P2P網絡借貸平臺中進行,這個平臺有兩種產品,其中一種就是貸款。P2P網絡借貸中的P2P指“Peer-to-peer lending and online Invest”的概括,其中“Peer-to-peer lending”是指點對點的借貸或個人對個人借貸的意思[1]。P2P借貸是一個第三方借貸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借貸雙方可以互相聯系,達成借貸關系。2007年在我國成立首家P2P網絡平臺,自此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迅速發(fā)展,形成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金融模式。當前熱門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有“團貸網”、“人人貸”、“宜人貸”等等。
1.2 P2P網絡借貸經營模式
P2P網絡借貸經營模式大致如下:借貸方首先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發(fā)放一些放款信息;然后借款人對這些放款信息有意向,就可以該P2P網絡借貸平臺進行一系列的身份驗證;其后網絡借貸將核實借款人資料,確定借款人資質后,借貸方會在網絡平臺上簽訂貸款合同;最后,借貸方將在網絡上進行放款,借款人也在網絡上償還利息和本金。從P2P網絡借款平臺經營模式來看,借貸方和借款人都被P2P網絡借款平臺聯系著,整個借貸過程雙方都是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完成??梢哉fP2P網絡借貸與普通民間借貸和銀行借貸對比更為便捷。但是,P2P網絡借貸平臺在整個借貸過程中只充當中介的角色,他們的盈利是源自借貸方的傭金。同時,P2P網絡借貸平臺上的貸款利率相對于普通民間借款和銀行借款的利率要高。
1.3 P2P網絡借貸在高職院校的現狀
在當今的高職院校校園里,校園各個角落都看到關于P2P網絡借貸的宣傳,它們主要利用傳單張貼、網絡推廣等宣傳方式。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對于P2P網絡借貸不再陌生,原因在于P2P網絡借貸的門檻低、借貸手續(xù)簡單和成功率高,對于部分物質追求高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而言,確實是機遇。P2P網絡借貸平臺一方面洞悉到當今市場經濟的態(tài)勢,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超前消費群體;另一方面他們了解到大學生喜歡用未來錢的習慣。于是P2P網絡借貸平臺逐漸向高校進行市場推廣,讓P2P網絡借貸平臺深入到了大學校園中。近年來,有部分的高校院校大學生開始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進行貸款購物、貸款戀愛、貸款創(chuàng)業(yè)等等。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只需要學生證、身份證和證件照片上傳到P2P網絡借貸平臺,就能輕松貸款。但是,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高職院校大學生享受了P2P網絡借貸平臺貸款服務的同時,也要承擔高昂的利息。因此,近年來,高職院校因為P2P網絡借貸出現的“壞賬”現象時常出現,從而引發(fā)“裸貸”、暴力逼債的惡果。
2 P2P網絡借貸平臺在高職院校興起的原因
2.1 高職院校大學生價值觀錯位
在各式各樣的物質追求的社會里,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這些“糖衣炮彈”所迷惑。首先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難免價值觀錯位,養(yǎng)成盲目消費或不切實際的超前消費等不正常的消費觀念。由于這些觀念的形成,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可能走上網貸之路。其次,某些高職院校大學生喜歡盲目攀比,追求名牌,礙于面子問題,他們認為網貸不但可以解決眼眉之急,而且又能挽回所謂的“尊嚴”,于是他們選擇了手續(xù)簡單快捷,不需要老師家長同意的P2P網絡借貸。再次,許多高職院校大學生看到身邊同學通過P2P網貸獲得了額外的金錢,形成了從眾心理,認為網貸是一件平常事,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P2P網貸的風險,更沒有考慮自身的償還能力,最終陷進了P2P網絡借貸的陷阱里[2]。最后,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經驗尚淺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P2P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對P2P網貸的利率和傭金的了解并不多,容易被P2P網絡借貸的校園宣傳字眼如“易借易還”、“付息免手續(xù)費”等字眼所騙,同時部分P2P網絡借貸在高校設立“校園代理”,這些“校園代理”連哄帶騙向大學生推廣P2P網絡借貸,讓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大學生走上P2P網絡借貸之路。
2.2 高職院校大學生缺乏家庭理財教育
現在的“95”后高職院校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們每個月都有可觀的生活費。但是,面對時下高消費的社會,他們不以自身實際出發(fā),向各種名牌和排場看齊。錢用完了就伸手向父母要,部分父母卻一味迎合,這就讓他們養(yǎng)成過度消費的惡習??梢钥闯?,現在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缺乏家庭理財教育。雖然他們還沒有收入來源,但是養(yǎng)成理財能力習慣,在生活中有理財意識是相當必要的。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理財能力,而不是全力滿足子女虛榮要求。一旦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想方設法通過不同途徑借貸,最后有可能走上網絡借貸之路。
2.3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上,老師對大學生關于法律知識的灌溉較少,忽略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意識和維權的意識,缺乏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3]。經研究,一旦大學生遇到P2P網絡借貸法律問題時,就無從下手。同樣,思政課缺少必要的金融知識講授,部分通過P2P網絡借貸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經常被P2P網貸平臺的法律條文“鉆空子”。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多以課堂授課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95”后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對這種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授方式并不敏感,因此經常出現在思政課上“開小差”,甚至逃課等現象。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不成熟的大學生而言,因為得不到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所以在豐富的物質引誘下,極容易盲目攀比或沖動消費。
2.4 司法部門對P2P網絡借貸監(jiān)督不完善
雖然近年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陸續(xù)頒布了不少規(guī)范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法律,如《關于審理民間借貸事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但是這些法律法規(guī)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卻沒有真正運用在社會實踐上。對于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不但沒有對P2P網絡借貸平臺進行規(guī)范和監(jiān)督,而且很大程度地激發(fā)P2P網絡借貸市場的擴張,導致P2P網絡借貸平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3 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院校大學生P2P網絡借貸的應對策略
要解決高職院校大學生P2P網絡借貸現象,首先要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只有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解決高職院校P2P網絡借貸問題。要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們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在P2P網絡借貸下,用創(chuàng)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為應對策略。
3.1 轉變傳統教學方法,轉向以“學生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要加強理論的創(chuàng)新意識,把新理論和新媒體融入到課堂中。在科學發(fā)展觀上的指導下,結合理想信念教育目標,全面培養(yǎng)大學生素質教育,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4]。首先,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上,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的培養(yǎng),為大學生講述P2P網絡借貸的風險性,并且為學生們普及金融知識和銀行征信方面的法律常識。其次,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上,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能一味讓老師“滿堂灌”,同時在課堂上開展學生討論與交流的形式,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最后,在思政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入高校P2P網絡借貸的案例,激發(fā)課堂氛圍,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討論案例,并且把討論結果進行課堂匯報,老師在學生匯報后進行點評,指引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切忌過度消費。
3.2 善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P2P網絡借貸整個過程是利用網絡進行,通過網絡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務之急。在當今科技發(fā)展迅速的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網絡平臺為切入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這樣也能實事求是,符合當前形勢。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互聯網上開設預防大學生網貸或樹立正確消費觀的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有老師的講解,而且也有案例分析、視頻播放和課堂練習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不但能獲得知識,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微信、QQ和微博等方式,監(jiān)督和警惕學生切勿輕易陷入P2P網絡借貸中。
3.3 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P2P網絡借貸的出現,讓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動搖,因為網絡借貸的問題,令他們產生急躁、焦慮、壓抑等消極情緒,所以在這個時候,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工作。因此,在平時的工作者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班級心理委員建立密切關系,做好各種心理預警工作發(fā)現因為P2P網絡借貸而出現異常行為的大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和教育,及時發(fā)現問題,盡快處理問題。同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課或心理課上,要為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例如設立心理咨詢專線、開通心理健康網站或心理知識講座,通過多種途徑預防和解決因為P2P網絡借貸而產生心理異常的同學。
3.4 開展多元化校園活動,豐富高職院校大學生校園生活
在高職院校通過P2P網絡借貸的部分大學生,他們借貸的資金并不是利用在積極方面,而是利用于超前消費上。針對這方面問題,有以下的解決途徑:其一,在校園內開展培養(yǎng)正確消費觀活動,活動形式以是講座、征文、有獎問答比賽和繪畫比賽等,透過這些活動,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教育,引導他們繼承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課堂教育、P2P網絡借貸案例分析和學生交流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其三,從低年級學生入手,在新生教育會議上,做好P2P網絡借貸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為新生分析,P2P網絡借貸雖然是一把雙刃劍,但是對于大學生而言,弊大于利,同時要引導新生合理消費和理性消費,養(yǎng)成正確的消費觀;其四,發(fā)揮學生黨員和干部的作用,讓學生黨員、干部在學生群體中發(fā)揮正能力作用。通過同輩之間的交流,引導其它大學生要理性消費,不要輕易進行P2P網絡借貸。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P2P網絡借貸在高職院校應時而出,掀起了一系列不良現象出現。高職院校必須從思想政治教育出發(f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張正平,胡夏露.P2P網絡借貸:國際發(fā)展與中國實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13(3).
[2]王建剛.校園女生“裸貸”亂象背后的法律問題探究[J].價值工程,2017(2).
[3]石志紅.大學生P2P網絡借貸風險及其管理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yè),2016(8).
[4]陳海燕.大學生P2P網絡借貸現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