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
摘要:中學語文的作文部分占據(jù)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就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言,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就應對考試而言,作文部分的成敗關乎著語文這一門學科的成敗,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和初中生寫作水平還是沒有那么讓人滿意。雖然經過了新課改和中考改革,千千萬萬的語文教師也在嘔心瀝血的做著努力,比以往重視而且加強了學生的作文教育,但是學生的寫作能力仍然偏低。盡管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技巧得到了提高,但是寫作需要的思辨精神和能力都還遠遠不合格。接下來就結合初中生的寫作現(xiàn)狀,淺談一下新形勢下初中生寫作思辨精神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寫作;思辨精神;培養(yǎng)策略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是合格初中生必備的素質。學生的思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作文的質量,優(yōu)秀的文章不應該是空洞的,無條理的,而是應該充滿思辨色彩,充滿文學味道。要想改變初中生寫作沒有思辨精神沒有內容的現(xiàn)狀,必須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學生既要看到對立又要看到統(tǒng)一,不可以片面的就下結論,二是學生寫作時一定要突出重點,中考作文有篇幅的限制,字數(shù)過多或過少都是不可取的,一般抓住一個方面展開就可以了,切忌面面俱到,拒絕蜻蜒點水的空泛論述。三是學生寫作時鋒芒畢露的同時又要把握分寸,一些話題作文的立意比較自由,選定立意之后就必須要旗幟鮮明的堅持自己的觀點,有力度的闡述自己的道理,鋒芒畢露的反駁相反的觀點時要注意把握分寸,實事求是。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在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
有些學生的作文沒有內容沒有思想,過于淺顯和空洞,而有些學生的作文就非常有內涵,讀起來很有書卷氣,造成這樣差距的原因無外乎就是讀書的多少不同。杜甫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語道破讀書和寫作的關系,優(yōu)秀的文章都是在閱讀大量書籍積累大量材料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的構思寫出來的。寫文章就好比蓋房子,如果事前不準備充足的建筑材料,又怎么能后蓋出房子?學生不讀書便沒有積累,知識不夠豐富,腦子里更是沒有一些素材和詞句,所以有些學生一提起寫作就會抓耳撓腮無從下筆。閱讀不僅可以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還可以為寫作提供一些模板,更為重要的是閱讀可以提升寫作必需的思維能力。蘇軾有言“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也驗證了閱讀的魔力,優(yōu)秀的寫作需要閱讀,在積聚了一定的內在知識底蘊的基礎上,無聲中的自然的外露,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作。教師除了鼓勵學生閱讀一些寫作方面的書籍,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哲理性的課外讀物,比如哲理小品和文藝評論等等,這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透過表面看本質的能力
有些學生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夠準確的立意,立意立不好,后面的言語再多有道理,多有文采,也不能使這篇文章脫穎而出,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透過表面看本質的能力。學生想寫出優(yōu)秀的中考作文就要善于占據(jù)制高點,精選出耐人尋味的好的立意。學生在寫一些材料或話題作文,要盡力摒棄那種膚淺的立意,挖掘出深層的文化意蘊,而且還要結合著時代背景進行立意。文章會變得沒有生命力。學生只有根據(jù)材料的特點深入分析,才能提煉出嶄新的立意。學生要學著換一下思路,發(fā)現(xiàn)材料中人們輕易不能覺察的閃光點,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看到本質,思想深刻了,文章也會隨之走出膚淺平庸的怪圈,變得新穎,字里行間也會閃爍著真知灼見。教師可以利用剛上課時的幾分鐘,以隨機抽簽的方式進行訓練,教師讓學生隨機抽取一則材料,然后提煉觀點,談談自己的寫作思路,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全班學生按著順序輪著練習。教師也要適當?shù)牟贾谜n下作業(yè),每周留幾則材料作為訓練內容,讓學生多多練習,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辨精神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僅僅依靠一兩次訓練是不能奏效的,所以訓練不能中斷,要堅持下去。
三、學生要在細心觀察中積聚神韻
魯迅先生說過“要創(chuàng)作,第一需觀察”,對于初中生的寫作教學也同樣適用。學生寫作是表達認識世界的水平和內心情感的方式,也體現(xiàn)出語言的表達能力。初中生寫作就是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進行加工表達出來。紙上得來終覺淺,什么都要通過實踐才能掌握的更好,教師在作文教學時不要一直拘泥于課堂教育,也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方式來讓學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關注社會的發(fā)展和更新,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其生活,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課外活動,給了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課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實現(xiàn)了認識上的飛躍,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來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比如說記錄家庭生活,記錄學校生活,記錄社會生活,記錄自我生活等等,做好自己的筆記,寫下一些感想和看法。這種生活隨記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很多的素材,雖然只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有感而發(fā)隨心寫下的文字,但是卻為學生提供了寫作實踐的機會,在不知不覺中會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語文教師長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教師要不斷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探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思辨能力的教學策略體系。寫作教學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還有表達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思維能力。教師要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并且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也要在生活和學習中多多的積累素材,做到多想多寫。其實學生蘊藏著很大的創(chuàng)造思維潛力,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辨精神,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從愛寫作文到寫好作文的良性循環(huán),提高學生寫作的效率和質量,全面實現(xiàn)語文作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澤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思辨能力[J].中學語文,2008(Z1).
[2]曹亞平.初中語文課堂不應缺失思辨的品質[J].現(xiàn)代語文,2013(7).
[3]葉圣陶.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3.
[4]郝全梅武國屏.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0).
[5]覃可霖.寫作思維技巧[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平山中學 362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