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芳
【摘 要】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因此,培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已經(jīng)成為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結合了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簡要分析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
閱讀是小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也是他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構成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重要的構成部分,保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已經(jīng)成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累計的教學經(jīng)驗,簡要分析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個方法。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教師來說,教學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愿意學習,學會學習。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夠讓學生主動去完成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知識經(jīng)驗等各方面的因素選擇他們有興趣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將相和》這堂課時,再讓學生先進行了通讀之后,簡要分析“將”“相”“和”三個字的含義,并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兩個人產(chǎn)生了矛盾,又是怎樣的情況下兩個人和好了呢?在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會重新閱讀這篇文章,并且再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理清文章中的內容,達到教學目的。這種設問的方式是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使用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除了這種教學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情境表演去把握閱讀內容。如學習《晏子使楚》時,筆者就曾經(jīng)讓學生用話劇表演的形式還原文中的故事內容,結果除了能夠在表演過程中讓學生把握人物特征之外,課堂學習氛圍也瞬間被活躍起來,課堂教學效果極好。
二、注重日常教學中朗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學生、教師與文章之間的一個對話過程,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要注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朗讀訓練。閱讀的過程主要包括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讀課文,學生通過第一遍朗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階段——精讀課文,著重去閱讀理解文章中的重點段落;第三階段——品讀課文,通過再次閱讀課文發(fā)現(xiàn)更多的內容,擴展視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育時,要牢牢把握這幾個步驟,再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進行《鳥的天堂》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時有這樣一句話“這是一棵大樹”。筆者在讓學生進行第一次閱讀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將重音放在了“這”上,有些學生將重音放在了“大”上,反映出了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到位的情況。后來,筆者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多次閱讀和分析之后,學生結合了文中內容恍然大悟,這句話的重點應該放在“一棵”上,同時他們也對文章中的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從這次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詳細的閱讀與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相比會產(chǎn)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閱讀質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閱讀中的意義。所以教師不妨嘗試利用學生自主合作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以此提高閱讀質量。
例如,在學習《詹天佑》這節(jié)課時,教師除了要讓學生了解詹天佑的事跡之外,還要讓他們通過了解詹天佑的事跡學習良好品質。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以說教的方式根本無法打動學生,讓他們主動去了解探討詹天佑身上的品質。筆者嘗試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在閱讀之后與同學一起討論這樣幾個問題:詹天佑在怎樣的情況下去修建京張鐵路?他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文章重新進行了梳理,了解了詹天佑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都克服了什么樣的困難,同時也在他的身上了解了愛國主義思想。
四、使用合理有效的評價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信心
教師的評價是學生判斷自己在學習中行為和方法正確與否的主要途徑,鼓勵的評價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評價應以鼓勵為主,教師的贊賞和激勵可以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盡量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朗讀的聲音很洪亮,沒有多字漏字?!薄袄首x的很有感情?!北苊鈱λ袑W生都使用“很好”“不錯”的字眼進行評價。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是需要教師的長期努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完善,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孟蕙.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年07期
[2]黃運祥.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A].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彭試金.學習風格下學習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J].新課程(下),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