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晶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60-01
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夠將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學思想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因此,板書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板書設計是教師研究教材和備課時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應該貫穿于教學課堂的全過程。好的板書設計可以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筆者結合平時教學中所累積的經驗,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板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幾點研究。
1.夯實基礎,突破重點難點
小學生抓重點、要點的能力比較弱??墒?,抓不住重點、要點怎么還談得上課堂教學質量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能否讓學生抓住重點、要點就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采用口頭強調的辦法"這是重點,大家要注意",往往效果不大,因為學生腦子里難以留下痕跡。如果在講述的同時教師把重點內容中帶有關鍵性的詞語簡明地寫在黑板上,或者對重點段落進行單獨分析板書,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直觀的板書最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這種優(yōu)勢在識字教學、寫字教學中尤為突出。如教學生寫"家"時,學生寫起來往往是重心不穩(wěn),將其中的"彎鉤"寫得太彎,又偏右,使整個字重心不穩(wěn)。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點"和"彎鉤"的位置關系,并告訴學生:只要"彎鉤"和"點"基本在一垂直線上,重心就平穩(wěn)了。然后要學生寫,學生還是寫不端正。老師又講,學生再寫,就是寫不好。這時,老師要學生放下筆,看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兩次,接著要學生寫,學生很快掌握了要領,把"家"寫端正了。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雖不專指板書,但道出一個同樣的道理。
2.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啟迪學生的思維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體現(xiàn)在板書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師"一手包辦"現(xiàn)象,倡導開放與生成的板書。這樣有利于學生拓展思路、開啟心智,利于師生關系的默契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我在備課時,就堅持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與文本對話,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討論,讓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與書寫。讓板書在動態(tài)中生成,學生在合作中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自學指導和板書:
(默讀課文,小組討論后完成板書)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后都看到了什么情景?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她的現(xiàn)實生活是怎樣的?
幻想 渴望 現(xiàn)實
看似很簡單的一個表格式板書,如果沒有學生對文本的認真研讀,就提取不出有效信息,如果沒有小組內的合作探究就無法達成共識,換句話說在分組匯報時就不可能對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
3.使用板書的注意事項
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從課文中所表達的寫作方法入手,抓住重點的訓練內容。然后利用黑板的有限空間來合理進行板書展示。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板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要邊進行師生教學活動邊寫板書。不能在教學開始時寫,這樣的板書對學生起不到激發(fā)和引導思維的作用。也不能在教學活動結束時才進行板書,這樣的板書顯得畫蛇添足,起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2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時切忌花哨潦草。板書需要的是整潔美觀,書寫工整。因為它是學生平時書寫習慣的參照物。學生佩服一個老師不僅僅是口才,重要的也是文才。
3.3 板書不宜太快,也不能太慢。板書要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板書一般都應該在師生活動的關鍵時出現(xiàn),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板書設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學目標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板書設計,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引領學生學習方法,簡明提示教學重點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一節(jié)課的板書也可以是一節(jié)課的微型教案。要想讓語文教學中的板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在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就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力,提高學生表達力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