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71-01
1.情境策略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語言活動,離開了"特定的情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chuàng)設(shè)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
1.1 話題貼近生活。話題貼近學生生活,這是交際具有"實際意義"的前提,這就要求從學生的生活中去尋找交際的話題,如"有趣的動物","我是怎么過生日的"等。為保證話題與學生的生活貼近,必須活用教材??谡Z交際的教材與閱讀教材不同,后者是學習的范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個話題??傮w上,教材安排的話題,努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樂說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shè)者,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用手中的教材。
1.2 動機來自生活?;顒拥膭右騺碜杂趧訖C,動機又來自于需要,而激起學生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徑是呈現(xiàn)生活情境。
(1)呈現(xiàn)真實的生活情境,即在課堂上直接呈現(xiàn)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現(xiàn)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會生活,引發(fā)交際的需要和動機,以真人為對象,以真事為內(nèi)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真實的交際活動。"打電話"就屬于這種情形。
(2)創(chuàng)設(shè)虛擬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投入交際活動。例如,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上課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有位外國游客來到我們家鄉(xiāng),對這里的景物很感興趣,請你做小導游,幫他介紹介紹,怎么樣?這樣一來,虛擬的情境具有"實際意義",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交際動機。
2.訓練策略
2.1 活動多元。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多層次、多形式地營造交際環(huán)境。
多層次是指在二人、小組、班級等各個層次上開展交際活動。二人交際可以是同桌、好友、師生,小組交際可以是課內(nèi)學習小組、課外學習小組、社區(qū)活動小組等。多形式是指口語交際活動的形式不拘一格,如"課前一分鐘新聞""學校一日生活談""身邊的人和事"等活動。多渠道是指口語交際的渠道要多,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分為學校、家庭、社會三條渠道。這三者有機結(jié)合,互通信息,形成交際網(wǎng)絡(luò),構(gòu)成信息影響的全方位狀態(tài)。除了口語交際課,還可以利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組織班隊活動、社區(qū)活動以及社會調(diào)查等校外實踐活動,以拓展交際的空間?;佣鄻踊?谡Z交際教學的互動方式很多,主要有:(1)生生互動。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2)師生互動。轉(zhuǎn)換角色,開展平等交流。(3)群體互動。指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或者全班式的集體討論,甚至包括走出課堂與社會交流。(4)人景互動。指學生和環(huán)境、情境、事件等之間的互動。
2.2 學會傾聽?!奥牎笔强谡Z交際的第一步,因此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zhì)量。
首先引導學生能夠聽懂別人簡短的說話。例如,在教學《小兔運南瓜》時,先讓一部分學生說說自己想的辦法,另一部分學生聽。然后請聽的一方匯報:"我聽懂了……"緊接著,匯報者還要征詢原說話者的意見:"請問我說得對不對?"這樣一來,學生的傾聽有了目標,聽者和說者的地位又隨著交流的需要不斷轉(zhuǎn)換,成為真正互動的口語交際。其次,在聽懂的基礎(chǔ)上,再引導學生聽出一些要點,加進自己的思考,嘗試對對方的話作出自己的判斷。
3.評價策略
學生經(jīng)過口語交際訓練之后,其交際能力達到何種程度,最終還需要一定的評價、反饋。反饋的信息要有針對性,才能讓學生反思問題,改善提高;反饋的信息需要及時的傳遞給學生,才能讓學生適時改進。
教師要不斷地以積極、寬容的態(tài)度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評價的語言要謹慎,多鼓勵,少批評,旨在讓學生養(yǎng)成交際的意識和行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當主要采用口頭考查的形式,也可適當?shù)夭捎脮鏈y試的形式??谡Z交際能力的書面測試題應包括測試傾聽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