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國
摘 要:語文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初中語文的學習是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初中語文教育中關鍵的部分就是進行閱讀教學,所以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采用合適的方法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有效性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初中的語文是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材中所有字詞句的應用。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心理年齡的特點,合理采用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式的教學,促進學生書面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興趣所向及實際認知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改變學生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從而更好的發(fā)揮出閱讀教學的有效性[1]。
一、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許多教育家都曾說過,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是提高語文成績的必要行徑。在初中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是教師們關注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閱讀語文中的教材內容,能夠讓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升,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字詞句中的具體含義,良好的閱讀方式也可以使學生的語音字詞技巧和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將寫作融入其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看過很多書,潛移默化中也會汲取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閱讀,唯有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深意才能從中讀取情感,找到寫作的方式和技巧,用來展示自己文章的特點。例如在閱讀教材文章時,教師會將文章進行分段閱讀,并且讓學生概括出這段的內容的主要涵義。閱讀完進行寫作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分層列出文章的提綱,每段落的布置都有其結構上的想法,這樣即保證了文章之間的連貫性,也加強了詞字語句之間的邏輯性。所以在初中時期開展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初中生綜合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將閱讀教學的實際工作落實到實處,為學生將來全面的發(fā)展奠定基礎[2]。
二、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施辦法
1.加強讀后感訓練
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心里的感觸及讀完后內心深處產(chǎn)生的共鳴,學生要將內心的觸動給記錄下來,寫作的興趣在無形中就被挖掘出來了,在字里行間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和思緒。在閱讀有意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心境寫出讀后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量的引導,然后再讓學生去獨立寫作。例如在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教材《春》、《背影》中,這兩篇課文在內容上既有寫景又有敘事抒情,表達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濃烈的愛子之情,思想感情真摯,詞藻優(yōu)美,情感跌宕起伏。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帶動朗誦,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進行討論,課后完成讀后感,讓他們表達出本文的主要情感,你讀完之后的內心感受等等。從這類文章中,也培養(yǎng)了初中階段的學生良好的人文情懷,從作者的真摯華麗的文字中找尋自己的關注點,從而在讀寫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3]。
2.對課文進行仿寫
初中閱讀教學中要適應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對教材中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感悟,這一教學目標的本質就是為了讓閱讀教學作為寫作的基礎。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課文作者的表達手法有目的地進行仿寫。例如在初中語文《社戲》中,作者描繪了當初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在社會環(huán)境下體現(xiàn)出的人文情感。根據(jù)文章的深意,引導學生感知課文的整體內容,文章的脈絡結構,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們根據(jù)這樣的情感,再依照文中典型的表現(xiàn)手法去寫自己難忘的過往。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更深入學生的理解思維中,也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3]。
3.閱讀生活,書寫日記
學生們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鍛煉書寫能力也能更好地提升閱讀能力。積累鍛煉寫作能力和經(jīng)驗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書寫日記,通過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感知,然后書寫記錄下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的文字。從生活中來理解和閱讀,提高寫作的興趣,比如《皇帝的新裝》中,將童話的全貌呈現(xiàn)給了學生,從人物對話中體會到人物的心理,從而帶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關注每段人物的對話、每個情感表達,在日常生活中記錄下真實感受,在文章寫作中進行更靈活地運用[4]。
4.提升想象空間,續(xù)寫故事情節(jié)
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課文適量地進行向外延伸,讓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空間,對原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延伸。例如在講解《秋天》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根據(jù)原文的內容進行續(xù)寫。這類續(xù)寫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更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顯著提高寫作的興趣以及綜合表達能力[5]。
5.親近生活,找尋材料
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尋找和生活貼近的材料。例如在講解《春》的時候,采用了多樣的修辭手法,對看到的景色進行了各類想象,生動的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傍晚的時候,抬頭看看黃昏薄暮下的美景,根據(jù)文中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來進行對照想象。也可以讓學生對大自然充滿無限的熱愛和想象,更細膩的去觀察事物,去表達事物,從而提升讀寫的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至關重要,教師要整理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接受教學內容。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所在,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將課文著重給學生進行講解,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更好地證明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姜廣超.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文理導航(上旬),2015(11):32.
[2]楊蘭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8):112.
[3]趙剛.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6):317.
[4]韓博惠.淺談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手段[J].新課程·下旬,2014(4):78-78.
[5]廖秀娟.探析語文理解性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路[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