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佛代
摘要: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為了開創(chuàng)語文教育局面,必須首先使閱讀教學跨越到一個新的境界。因為,語文能力讀為先,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心,閱讀教學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養(yǎng)閱讀習慣,營造讀書氛圍,使學生通過閱讀不斷吸收人類先進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成果,獲得自學能力,學會終身學習。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引導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爆炸點,并點燃導火索,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深深地吸引學生。何為突破點、爆炸點呢?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處。問題一旦解決,又能再一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圖片、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yǎng)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并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jié)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xiàn)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初中語文課本中選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詞句優(yōu)美,語言規(guī)范,生動形象,加強對這些文章的誦讀,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感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盡量少講解,多擠出一些時間指導學生誦讀語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語段。如教學小說《最后一課》的最后一部分時,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進行反復誦讀,并組織評讀,學生便能較好地理解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一句,通過誦讀,學生便能把兩個破折號的內涵作出正確理解:那是由于感情過于激動,喉嚨受阻所造成的語塞、停頓。學生通過誦讀,可以清晰地感悟到韓麥爾先生那種痛苦不堪的表情和無比激動的內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強烈的愛國熱情,這是教師抽象枯燥的講解分析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加強對教材文本的閱讀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要求學生對教材文本的整 體閱讀的領悟。只有準確地把握整體,才能對其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詞的深入的理解;相反如果脫離教材文本整體,只對部分的內容進行理解肯定是膚淺的,甚至是偏頗的。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并在閱讀過程中得到雙重收獲:一方面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走進作者所構設的精神世界,發(fā)現(xiàn)那一個個獨特的形象,從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另一方面,通過閱讀文本,能為學生提供一片尋找自我、發(fā)展自我的天地。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主要描寫了春天的優(yōu)美景色,作者散文以詩的筆調,抓住春的特點,用火熱的情感、清麗的色彩,通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贊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心蘊涵的蓬勃向上、奮發(fā)創(chuàng)新的真摯情感。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然后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特點。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后,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嫩嫩的、綠綠的”寫出春草的質地和色彩,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坐、躺、打、踢、賽、捉”一系列動詞,寫出春天帶給孩子的歡樂和欣喜,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嫩嫩的、軟綿綿的”?!按騼蓚€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是排比。“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的對仗?!拜p悄悄、軟綿綿”寫出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溫柔。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準確地理解掌握春天的風光,同時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春天優(yōu)美的風光所陶醉,給人以優(yōu)美的藝術享受。所以課堂上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引導他們說得言之有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在當今世界,學習大環(huán)境巨變的情況下,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于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因此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一些他們本來應涉獵的好書,擴大閱讀量,以擴大其知識面,提高其閱讀能力,當然這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
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讀物。教師向學生推薦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讀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讀物、作文選、現(xiàn)當代少兒文學作品,體裁多樣,內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課,教師可以推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文章給學生閱讀。另外,教師還可以推薦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如家鄉(xiāng)的歷史人物、風光名勝、地理環(huán)境等讀物、安全防范知識、衛(wèi)生保健知識。總之,所推薦的讀物,盡可能多種類型,以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社會上暢銷的通俗小說、流行的熱門作品,如《楊紅櫻小說》、《愛的教育》等進行賞讀,從語言的準確性、合理性、審美性等方面體會語言之魅力,提高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
總之,只要教師能夠高度重視并努力探索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參考文獻:
[1]譚義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2]姜霞.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