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娥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也是小學生望而生畏的作業(yè)。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分析小學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明確提高作文水平的必要性,探索并實施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措施,掌握方法、技巧恰如其分地指導學生。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不再害怕作文,由此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達到學習質量的提升,進而達到推動基礎教育整體建設的目的。
【關鍵詞】提高;作文水平;模仿;興趣;積累
一、小學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作文是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構成,也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水平集中體現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升的原因體現在多方面。一是學生心理作用,內心深處害怕作文,把寫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二是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豐富,再者,學校出于安全考慮,很少組織課外活動,導致學生缺乏寫作素材。三是學生除了閱讀規(guī)定的教科書外,很少閱讀課外讀物。四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做到讀寫結合,不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多閱讀和背誦來積累寫作材料。五是學生沒有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六是教師的寫作指導不得法。在以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度成為難題,需要教師端正態(tài)度,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措施
(一)詞句段篇
正如高樓大廈由水泥鋼筋構成一樣,作文由詞句組成,詞語和句子正是作文的基石。在教學中,教師一般對學生采取循循善誘的方法,而寫作教學則應該層層遞進。作文中的詞、句、段跟數學中點、線、面原理相似,詞語構成句子,句子又構成段落,段落則構成作文,因此學好字、詞、句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小學階段,學生雖然懂得如何組詞,但是使用的詞語都比較簡單或者口語化,運用在作文顯得枯燥單調,更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詞語的日常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課外書,將好的詞語抄下來,為作文的詞語運用做好準備。
對于句子,雖然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學習造簡單的句子,但在作文中,簡單句遠遠不夠。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擴展句子內容,變換句型,增加句子的表達方法。例如:給出一個句子“小紅驕傲了?!碧砑有稳莼蛴眯揶o手法擴寫成“小紅數學考試得了100分,他驕傲了。”或“小紅數學考試得了100分,他沒有驕傲?!苯又鴨l(fā)學生使用關聯詞增加句子的邏輯性,“小紅數學考試雖然得了100分,但他沒有驕傲?!比缓笥謴木湫蜕蠁l(fā)他們將句子變換成反問句,“我們是小學生,在數學考試得到100分,難道可以驕傲嗎?”不需要多難的變化,句子就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同時還要提醒學生除了收集好詞,還要留意好句。
要將段落寫得順暢不生硬,必須培養(yǎng)語感。教師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就是在培養(yǎng)語感,語感能夠讓寫作更加得心應手。課文是小學寫作非常不錯的范本,對學生寫作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文作為學生的寫作教學范本。
段落和作文都需要多練習,寫一段話,寫一篇隨筆,都是一種練習,練習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學生自然就不會害怕寫作文了。
(二)模仿超越
很多學生常常在作文書里選一篇題目相符的作文照抄交給老師。這樣確實完成了作業(yè),卻對寫作沒有一點幫助,甚至產生依賴性,以至于考試的時候沒有范文可以抄,學生只能對著試卷寫不出東西。教師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多看作文書,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從中領悟到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看到好的作文時,觀察作者是怎么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怎么構思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的,然后跟著作者的方法和思路,進行模仿寫作,得到自己的一篇習作。同時要鼓勵學生多接觸不同類型的作文,從中吸收不同的寫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文構思思路,在此基礎上多練習,逐步超越自己,慢慢地就能夠輕松地駕馭作文。
(三)提高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對寫作感興趣,自然會用心去了解,去學習寫作。俗語亦云:“功夫不負有心人。”有興趣又肯用心去寫作,就不怕作文寫不好。
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嘗到作文的“甜頭”,就不會產生過多的排斥情緒,此時就需要有獎勵制度。每個學生的寫水平都不一樣,寫出來的作文質量也參差不齊,那怎么獎勵呢?這就需要教師發(fā)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都找出來然后寫幾句評語夸贊學生,激勵下一次有更大的進步。比如:之前的作文篇幅比較短,這次寫得長了一點,評語可以寫“這次寫的作文比之前的都要長了呢,繼續(xù)加油保持下去,老師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或者找到作文中用得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激勵學生“這個詞語/句子用得不錯,以后也要多些積累使用這樣的好詞好句!”學生看到自己作文有可取的地方,感受到老師的期望,就會有信心多琢磨寫好作文,而教師在下次的作文評閱時就會發(fā)現他們更多優(yōu)點,長此以往,他們就不再害怕寫作文,而且還能將作文越寫越好。
教師除了表揚激勵之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改作文。不僅要找出別人作文的優(yōu)秀之處,加上自己的點評,比如說這樣寫怎么好,好在哪里,對作文有什么幫助之類的,還要找出別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加上自己的點評,以及如何改進這些不足,比如有哪些錯別字或病句,這個地方應該這樣寫才能讓感情的表達更加強烈之類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無論是改作文的學生還是被改的學生,都能通過這個方式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一方面選擇對方的優(yōu)點去學習,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反思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不足,然后改正。久而久之,教師就會發(fā)現班上同學的寫作水平都有明顯的進步。
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老師可以張貼在學習園地,讓班上的同學欣賞,作文被貼出來的同學內心肯定是喜滋滋的,下次寫作時就會更加用心去寫。小學生內心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好勝心,看到別人的作文被貼出來得到大家的贊賞,自己肯定也想得到贊賞,對作文的興趣也會大起來,這樣就能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寫作氛圍。
(四)積累素材
葉圣陶說過:“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是生活本身。”寫作源于生活,因而要善于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很多時候,學生覺得作文難寫,就是因為沒有素材可以用,下筆的時候寫不出東西。怎么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成為讓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非常關鍵的一步。很多學生都感覺日常生活平淡無奇,每天發(fā)生的事情都很相似,這有什么好寫的呢?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起到一個提點的作用。例如大掃除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提出要求:勞動的同時留意身邊同學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動態(tài)并且揣測他們的心理活動,注意各種細節(jié)。這樣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在大掃除之后就可以立馬寫出一篇作文,體會到原來作文那么并不難寫。
除了提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造場景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寫出更加真實的作文。比如,學校元旦文藝表演,教師動員全班參加大合唱,即使可能因此會拉低班級名次,但這樣全班同學都有參賽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多觀察過程:同學們努力練習的情景,比賽時同學們的表現如何,等候結果宣布時的心理變化是怎么樣的。告訴學生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有了這些素材,寫起這篇作文就能很輕松。沒有素材的寫作是干枯而且艱難的,所以獲得和積累素材是讓作文寫作變得簡單的有效方法。
三、結語
寫作本身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因為各種要素的缺失或積累不足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文。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就是一盞指引的明燈,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慢慢構建起對寫作的信心,讓他們不再懼怕寫作文,進而提高寫作水平。害怕寫作的學生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子,需要老師一步步攙扶指導其前行,從層層遞進到素材積累,都是邁向輕松寫作的一步步。讓學生學會積累,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用心去體會生活,加上教師教學的真情實感,才能讓寫作輕松起來,寫出好作文。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相應的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