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迎
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的當下,后進生卻越來越多。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但是,后進生往往伴隨著自卑學習,這是極其不利于他們的成長的。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因此,關注初中時期的后進生的學習成長應提升到新的高度。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轉化
引言
隨著數(shù)學學科所學知識難度的不斷加大,對初中生的符號意識、計算能力、模型思想等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學生此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小學時的數(shù)學成績還不錯,但是,到了初中竟然跟不上,有些學生則演變成為后進生。后進生是教師關注的一大群體,有些老師在后進生身上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卻收獲甚微,老師倍感無奈的同時,也讓有些后進生習慣“差”,導致“破罐子破摔”,嚴重影響著學習態(tài)度。為此,探索如何引導后進生有效學習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從基礎抓起,因人施教
新課標指出,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多給予幫助與關照,要多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實際教學中要降低學習起點,減小坡度,避免對后進生提出過高的要求。要合理安排進度,對一些難點,要分解,多臺階、小步走,這樣也更利于被后進生接受。將知識先簡單化,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并逐步抽象,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其次,對后進生要有足夠的耐心,通過學習分層、目標分層、課堂分層、測評分層等一系列措施進行因材施教。例如,教師可以將所要教的教學內(nèi)容按所學知識點編成多道小題,組織學生練習討論?;钴S他們的思維,使教學收到承上啟下的效果。對一些難點知識可以采取“小步幅、密臺階,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后進生的作業(yè),最有效果的是采取面批,缺什么補什么,也可以在作業(yè)的后面批注激勵性的評語,對部分作業(yè)認真,堅持訂正的后進生,要給予滿分并且批上“書寫整潔,你的解題能力提高等鼓勵語。對一些解題不規(guī)范的后進生批上,要批上“不要怕困難,堅持會進步”或者“希望今后細心踏實”等語言。當他們有所進步時,可批上“希望進一步努力”。不要用責備的語言,也不要流露出厭惡的表情,多鼓勵為主。當后進生都能按照要求順利完成作業(yè)后,可以批上 “真高興,你終于完成了,成功屬于不怕困難的人”。這種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則,對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來說可謂事半功倍。
二、鼓勵學生克服學習困難
經(jīng)過實踐調(diào)查可得,很多初中生普遍認為數(shù)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后進生就是因為無法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導致了成績下降,進而轉變成為后進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鼓勵學生主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傳統(tǒng)師生關系中,師生間的交流少,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也不會主動與教師溝通,這種現(xiàn)象在后進生中非常明顯。所以,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地與這部分學生進行接觸,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教育,在作業(yè)布置時要多照顧他們,分層布置,讓后進生的學習從簡單逐漸過渡到難,當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建立起來后,對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會想辦法克服,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也是提升成績的過程,提升學習能力的過程。
三、化被動為主動
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教育的權利,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以及家庭背景都可能有影響。而后進生被動學習,依耐性強。鑒于他們的基本知識、技能匱乏,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為此,數(shù)學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啟發(fā)式教學的使用 ,逐步引導他們理清公式的推導過程,適用范圍,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使用。也要及時糾正他們在分析問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完善學習方法,培養(yǎng)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教師要用辯證的觀點去教育后進生,要關心、愛護,耐心細致地輔導,也要嚴格要求,尤其重要的是注意檢查后進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要注重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實際教學中也可采取分層教學,以此來點燃他們的學習動機。另外,教師一定要認真把好考試關, 適當出一些容易的題目,讓后進生都能嘗到甜頭,體會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悅。考試前要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就一些知識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利于有些后進生經(jīng)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腦海中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逐漸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四、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合力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待后進生一定要耐心說服,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定不能用簡單粗暴和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學生在校時間畢竟有限,教師也不可能時刻跟隨其左右。因此,放學后,家長的作用也就充分體現(xiàn)出來了。為了讓家長更好地配合工作,教師加強與家長間的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各種情況,并對家長開展說服工作,要求他們也能以身作則,創(chuàng)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在轉化后進生的態(tài)度上教師與家長達成共識,互相配合,相輔相成,指導幫助后進生更好地學習,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為培養(yǎng)出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好孩子努力。
現(xiàn)代數(shù)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作為基礎教育組成部分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表明:大量中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不高,學習動機不足,學習效率不高,不同年級不斷分化出越來越多的后進生,對后進生的數(shù)學教學便成為初中數(shù)學教育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數(shù)學課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已經(jīng)形成壓力,從而妨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在“終身教育”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當今社會,教育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和課堂,而對于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而言,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然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進而增加其對后進生的關注和個別輔導。誠然,在數(shù)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朝夕之事,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情感教育、強化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等,耐心引導后進生,以此來改變后進生的厭學心理,使他們逐漸對數(shù)學學科產(chǎn)生興趣,并且積極投入到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去,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為提升整體學習效率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劉丹,黃文述.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與優(yōu)等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與習慣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20).
[2]鄭孝宇.課改后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的轉化與對策[J].海峽科學,2007(09).
[3]周明海.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J].考試(教研版),2007(6).
[4]曾照富.淺談新課改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A),2014(2).
[5]劉波.淺析形成初中數(shù)學后進生的原因及其轉化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