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光亮
摘 要:語言積累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有了這個基礎(chǔ),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小學階段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必須做到:依托教材,夯實課內(nèi)積累;拓寬閱讀渠道,抓實課外積累;強化背誦,厚實積累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言的積累,獲得語文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語言;積累;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3-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07
語言積累是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有了這個基礎(chǔ),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小學階段,語言積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豐富的語言材料可以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而厚實的語言積累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學階段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呢?
一、依托教材,夯實課內(nèi)積累
教材選文文質(zhì)兼美,具有典型性,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且詞語豐富,文句優(yōu)美,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因此,在語文課上,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幫助學生吸收課文的精華內(nèi)容,擴大學生的積累面,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語言積累要從簡單的詞句入手,引導學生樂于積累。課文中的古詩、成語、名言警句等內(nèi)容,都能豐富學生的詞匯。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要注重將課文中規(guī)范的詞語和句型輸入學生的語言倉庫,要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授完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學生準備摘抄本,把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摘抄下來;也可以抓住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對其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要發(fā)掘教材的語言表達,讓課文成為學生習作的范本,讓學生將所學課文的生動詞匯,適當加上相關(guān)內(nèi)容,寫成片段或小短文;還可以挑選課文中的一些好片段,指導學生仿寫。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文中有大量描寫桂林山的奇、秀、險,漓江水的靜、清、綠的句子,這些句子既用了排比,又用了比喻,課文用這種句式來描寫,使人讀后有身臨其境之感。針對這些句子,教師應讓學生摘錄后進行仿寫。通過長期堅持練筆,學生的文采一定會得到提高。
與此同時,教學過程也要注重學生的課堂發(fā)言,鼓勵學生多運用頭腦中儲備的語言,讓自己的發(fā)言更加精彩。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句時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的具體化,在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與思想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從而提高積累語言的能力。當前,語文教學中用在語言學習上的時間太少,課堂上偏重閱讀訓練及內(nèi)容分析,這就導致學生往往將課文讀懂了、內(nèi)容理解了,但課文卻沒有讀熟,課文中的語言在腦子里印象不深,學生在日常的語言表達中就不會運用。因此,課堂上要重視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提高。
二、拓寬閱讀渠道,抓實課外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45萬字?!笨梢?,課外閱讀的重要。的確,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單靠課堂是很有限的,而課外積累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yǎng)料。因此,教師切忌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而要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不斷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擴充視野,融入生活,豐富生活。縱觀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他們無不從小閱讀廣泛,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材料,積累了極其厚實的語言基礎(chǔ)。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深知那些讀書少、惰積累的學生,寫作文時總是有話寫不出,語言表達簡單模糊,這就是語言積累貧乏的緣故。所以,課外閱讀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語言積累,關(guān)系到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首先,教師要加強指導,介紹一些適合學生的讀物,讓學生樂于去讀,并享受讀書帶來的喜悅和收獲。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在閱讀時產(chǎn)生感受的詞語、句子、片段勾畫出來,然后從中選出自己喜歡且符合積累要求的語句分門別類摘抄下來,如描寫春夏秋冬的、花鳥蟲魚的、動物植物的、近景遠景的、動態(tài)靜態(tài)的等。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對語言表現(xiàn)的情景進行深入的挖掘,對其表達的方法技巧進行分析,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
語言積累扎實有效,既能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持續(xù)穩(wěn)定,又能提高課外閱讀能力,使課外閱讀的其他功能更好地實現(xiàn)。只有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才能積累豐富多彩的詞句。語言表達技巧等方面的問題,也會自然地在閱讀中獲得感性認識。
三、強化背誦,厚實積累
葉圣陶先生指出:“熟讀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追求語言的完美。誦讀的功夫,無論對語體,對文言都很重要,僅僅研究,只是知識方面的事物,誦讀都可以養(yǎng)成習慣,使語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笨梢?,誦讀不僅有利于學生讀懂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的記憶和積累。而背誦則是積累的一種常見的有效方法,我們的課堂需要閱讀方法的指導,也需要對好的語段進行背誦。選編的課文中精彩的句段有很多。因此,在課堂上遇到優(yōu)美句段時,教師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背誦,進行短時記憶。在此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回家練習背誦,課堂上回顧,這樣學生的記憶能力也會增強。談及背誦,我們都有切身的體會:一些句段,如果只讀不誦,一定時間后就會忘記;如果背下來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會記憶猶新。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習作語言之所以精彩,大多是他們通過積累然后熟背熟記再活用的緣故。課堂上好的句段讓學生背還不夠,還應讓學生通過課外的學習樂于把積累到的優(yōu)美句段背下來。優(yōu)美句段儲存在頭腦中,形成記憶,不會輕易忘掉,這對學生的閱讀、語言表達、寫作均大有益處。因此,背誦是厚實語言積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積累的形式方法還有很多,教師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從小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chǔ)。古語云:“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e累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恒心,離不開學生長期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也需各年級教師的有效指導。只有多渠道多形式落實措施,扎實把好關(guān),學生的語言積累才會真正厚實。也就是說,只有加強語言積累,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益平.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語言積累的指導[J].學術(shù)評論,2007(S1):182-183.
[2] 溫璽方.語言積累是提高語文能力的基礎(chǔ)[J].成才之路,2010(29):51.
[ 責任編輯 張翼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