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軍
摘 要:在我國開始全面實行素質化教育的背景下,針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而言,需要牢牢把握素質教育思想,從基礎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高初中生群體的閱讀能力。本文立足于在人教版教材下的語文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并做好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規(guī)劃,引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正確、科學的閱讀技巧和技能,為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做出努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閱讀能力;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訓練初中生的語文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從情感、邏輯、思維、道德、品質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多角度對初中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并鍛煉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技巧,能夠為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穩(wěn)定的基礎,能夠引導初中生在更加扎實的條件下完成對語文課程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致力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本文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路徑的目的下提出具體的教學路徑,以此來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一、語文課堂教學注重與學生的閱讀互動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重要注重與學生積極進行閱讀互動,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閱讀活動中,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程度。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不同領域、風格和題材的文章,擴大自身的閱讀量,結合人教版語文教材要求對學生提出具體的閱讀標準。并在閱讀之后每個人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讀后感,使班級學生積極溝通和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從而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二、對語文閱讀教學規(guī)劃進行梯度式設計
所謂梯度式教學方式,是采取“初步了解—層層分析—深入剖析”的流程來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采取梯度式設計方式,有層次、有秩序地帶領學生逐漸深入在語文閱讀的海洋中,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效率。
三、利用階段性教學方式培育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訓練的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其作為初中生自身掌握的基本能力或者基本技巧,是由“零”到“一”循序漸進的增長狀態(tài)。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受教者,要在這個動態(tài)過程中針對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不同階段進行教學統(tǒng)籌與教學規(guī)劃,以此來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一)積累階段
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量變”逐漸發(fā)展到“質變”的動態(tài)變化下,教師要發(fā)揮良好的導向性作用,從學生閱讀能力養(yǎng)成的積累階段入手,來為日后的理解階段奠定基礎。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為了有效引導初中生進行有秩序地的閱讀訓練,要從以下方面做好閱讀教學的積累工作:為學生準備難易度適中的語言閱讀材料,比如字音、字形、字義等,這樣初中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準確的對具體的字、詞和句進行解讀,從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要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閱讀理論知識的基本功,這樣在閱讀時可以熟練地區(qū)分不同題材、文體的閱讀文章;教師也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情感積累能力,不僅要積累對閱讀材料、文章的情感積累,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不同方面的人際交往心得、生活經驗等。
(二)理解階段
理解階段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其能夠從更加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并逐漸提升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在理解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閱讀能力中不同的側重點進行區(qū)別性教學,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針對初中生閱讀判斷力的培養(yǎng)來說,閱讀判斷力指的是學習者通過片面閱讀而對文章形成的最初判斷能力。閱讀判斷力能夠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把握的更加準確,或者在閱讀時對問題思考的深入性更為深刻。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培育學生的閱讀判斷力入手,避免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用“一般”“不一定”等模棱兩可的詞語,而是從準確、根本的角度引導學生揭示閱讀的真諦。
其次,針對初中生閱讀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更加全面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對學生閱讀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閱讀能力的培訓與鍛煉,帶領初中生形成更為多元化、全面化的語文閱讀邏輯思維。在課堂上可以引用國內外優(yōu)秀的典型文章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式閱讀與討論,在突出學生自主性和自由性的條件下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閱讀觀點。那么在此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鍛煉每個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深入理解能力,同時也雙重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最后,針對初中生閱讀聯(lián)想力的培養(yǎng)。閱讀聯(lián)想力能夠帶動初中生的思維更加廣闊,使學生在進行閱讀行為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作,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語文閱讀,同時能積極引導學生努力創(chuàng)作,從而提高總體語文閱讀寫作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具備關鍵的“墊腳石”作用,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過程中要重視培育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本文以上通過站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背景下,提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教學路徑,引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正確、科學的閱讀技巧和技能,鍛煉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技巧,為不斷積累全面、深厚的語文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春婷.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良性互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4):166-167.
[2]齊麗君.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感悟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36.
[3]吳先發(fā).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119.
[4]李慧.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模式經驗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4,(0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