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雨
【摘要】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很大程度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水平上,學生對語言的運用程度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一個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以筆者實際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闡述了提高寫作水平的一些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寫作;仿寫;修改;練筆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以往的作文教學方法陳舊,程序老套,造成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較慢,對寫作的感悟也很模糊。2011年的新課改中提出的諸如“語用”等一系列的先進教學理念,為眾多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變革指明了方向。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展開:
一、從模仿佳作入手,明確各類作文的寫法
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了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教授這些文章時,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小到好詞佳句、修辭手法,大到情節(jié)設定、布局謀篇,在模仿中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消化。比如,學習了《頤和園》一課,筆者讓學生回顧這篇游記的寫作方法,學生總結出首尾呼應、按游覽順序、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等寫作方法。筆者選取其中的一點“按游覽順序”讓學生進行仿寫。學生在每段的開頭都能交代自己游玩的路徑,從而讓學生理解了寫游覽類文章可以以游覽路線為線索,圍繞自己的行蹤來作文的方法。
二、指導學生寫作,全面提升寫作技巧
(一)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好的文章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寫作如果脫離了生活,那便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感情的表達也會成為無病呻吟,缺乏真情實感。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多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學生通過參加不同的活動,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心理變化,以此積累寫作的素材。其次要鼓勵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大到風雷變化,小到一草一木,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人與事,景與物。讓學生的思維從書本上枯燥的靜態(tài)圖像上升為腦中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這樣學生在寫作中也會有物可寫,有話要說。
(二)上好寫作前的指導課,傳授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是指作者在寫作中為了增強文章可讀性而運用的一系列表現(xiàn)手法,比如設置懸念、首尾呼應、對比對仗等等,學會在行文中運用寫作技巧是提升作文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傳授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如指導他們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把自己摘抄的好詞佳句巧妙加以運用等一系列的基本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及運用方式。才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三)加強對學生寫作時的指導
小學階段一些同學因為不明白作文題目的意義,寫出的作文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每寫一次作文,筆者都要先指導學生審好題,讓他們明確作文的要求,思考準備寫哪些內容,怎樣去寫。同時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筆者讓學生完成作文作業(yè)時,讓學生寫一行留一行空白,以便對學生的草稿加以注釋。對于班級學生寫的作文草稿,筆者會在其草稿后面,寫出恰當?shù)脑u語,指出修改方向。每一次的修改作文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訓練和提高水平的過程,通過一遍遍的修改,學生就會漸漸體會何處需要增,何處應該減,寫作水平也隨之有所提升。
三、勤讓學生練筆,夯實學生寫作水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首先得調動他們的習作興趣。另外,勤練筆是關鍵。
(一)調動學生習作興趣
在每次完成習作之后,筆者總要挑選一部分寫得好的范例,讓其余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欣賞、品讀。這一舉動很有效果,學生寫作時更有積極性了。在給作文下批語時,發(fā)現(xiàn)哪位同學的習作寫得好,在后面加上“讀”字,下次上作文講評課,就讓他去讀一讀自己的作品,學生習作的興趣更濃了。
(二)抓住課堂中的有利時機,讓學生練筆
在小學教材的課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許多的留白,留給學生以無限遐想的空間,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留白處展開自身豐富的想象進行練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去年的樹》課文結尾部分時,在了解鳥和大樹建立深厚友情的基礎上,筆者讓學生以“樹啊樹”開頭,寫一寫鳥兒此時此刻想對大樹說的心里話。學生妙語連珠,有的寫道:“樹啊樹,你為什么不等到我來呀,我們不是約好了嗎?我來給你唱歌了,你聽到我唱歌了么?”有的寫道:“樹啊樹,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來看你了,你聽到我的歌聲了嗎?再見了大樹,我會一直把你記在心間的。”學生利用好每一次機會進行練筆,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新課改的素質教育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采用正確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答疑解惑,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思樂.經(jīng)典科學對教育的影響及其與教育生命機制的沖突[J].教育研究,2003(2).
[2]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判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王澳莉. 激發(fā)興趣 開辟渠道 培養(yǎng)個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初探 [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6).
[4]汪蘭芬.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J].江西教育,2011(1).
[5]潘玉進, 林崇方, 周晨紅.小學語文教學結構優(yōu)化的實踐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
[6]邢秀鳳.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索[J]. 教育研究,2006 (3).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