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梅
【摘要】語文是一門語言和生活教育,在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非常突出,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滲透。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學由原有的知識教學,逐漸轉換到素質(zhì)教學和情感教學,并且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知識吸收,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從情感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其主要的滲透路徑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因素;滲透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53-01
情感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能夠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提高教學效率,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受我國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注重情感因素的滲透,也沒有認識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枯燥乏味,沒有情感體驗作基礎,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導致語文學習的效果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并將其與語文教學有機的融合起來,以達到教書育人的作用。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自身的特殊性,決定其必須要以情感作為語言表達和理解的基礎,尤其是在語文閱讀和寫作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尤為突出。但是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以往我國語文教學過于側重基礎知識的傳輸,忽視情感因素的滲透,導致語文教學頻頻出現(xiàn)枯燥無味,課堂氛圍沉悶的現(xiàn)象,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語文是一門生活化和包羅萬象的學科,情感因素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消化和理解語文知識,而且還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學生年齡較小,身心發(fā)展尚不健全,在學習和生活中多依賴教師和家長,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是教師對學生關愛的一種表現(xiàn),其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教育力量,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和情感的渴望,從而使學生更加的信任教師,更加的熱愛學習,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情感因素滲透的主要路徑
1.借助語文教材滲透情感因素
能夠錄入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科學探究的,其不僅具有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作用,也具有情感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多方面的內(nèi)容。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所以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將與具體的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借助教材內(nèi)容來滲透情感因素,從而使學生與教材內(nèi)容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1],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升華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例如:在講解《為中華崛起之讀書》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組織學生自我朗讀課文,根據(jù)情感變化調(diào)整朗讀的聲調(diào),然后教師進行有感情的課文朗讀,試圖與學生在情感體驗方面達成一致,教師在此時應該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進行情感渲染,講解一些與中華民族崛起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具有激勵作用的文章,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利用教學模式滲透情感因素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沒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禁錮了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所以對情感因素的滲透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與情感教育相關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那么情感因素的滲透也無法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采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有利于課堂活動開展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方便情感因素的滲透。
小組合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方式之一,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注重小組成員的共同思想和建議,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自我思考和感悟,所以說其是情感因素滲透較為有利的教學方式,應該在語文教中被逐漸推廣。
3.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不僅考查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應用能力,也是學生情感因素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小學生受年齡和社交體驗的限制,在作文寫作中素材較少,所以對作文學習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作文是語言組織的一種形式,也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作文寫作可大可小,在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都透漏著作文的寫作素材,也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引導學生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仔細觀察,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情感體驗,然后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真實的表達出來,只有飽含情感的作文創(chuàng)作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2]。
例如:在寫一篇“大自然的啟示”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大自然去實際觀察和體驗,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神奇之處,然后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情感、對大自然的敬仰之情等通過作文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以此來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4.結合實際生活滲透情感因素
語文是一門生活化學科,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的情感與生活中發(fā)生的真人真事產(chǎn)生共鳴,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從而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生活是情感的聚集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蘊含著大量的情感,所以教師可以將生活小事作為教學素材,啟發(fā)學生思考令自己最感動、最難忘、最傷心、最高興等事件,然后與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在幫助學生認識生活、認識語文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情感體驗不脫離現(xiàn)實,更加的真實有效,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感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轉變教學角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情感因素的滲透是深化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對情感因素的重視,并通過多種有效的策略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倪青紅.情感因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情感讀本,2016,(8):14-14.
[2]趙玉超.試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8):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