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飛
【內(nèi)容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同課異構”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意義,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同課異構”在高中政治具體研究設想。
【關鍵詞】高中 政治 “同課異構” 教學
引言
政治教學是構建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由于高中政治教學內(nèi)容相對比較抽象,涉及到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生接受起來難度較大。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教學設計,構建自己的教學藝術,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政治概念,實現(xiàn)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改造。“同課異構”屬于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一種,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設計,進一步提升對同一課程內(nèi)容,教學對象的教學,從而找到最為適合的教學方法。
一、“同課異構”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意義
1.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
政治教學的抽象性、復雜性使得學生對其產(chǎn)生一定的厭惡情緒,教師需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教學積極性?!巴n異構”可以幫助政治教師相互學習相對觀摩,從別人的教學設計中發(fā)現(xiàn)靈感,拓展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政治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方法和設計。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針對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的教學效果也有好壞之分,教師在課后的討論中將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實現(xiàn)整體素養(yǎng)的提升。
2.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的思想
“同課異構”教學思路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找尋符合當前學生適合的政治教學方法和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有具有一定教學效果的方式①。最終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在于學生對高中政治相關的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即:體現(xiàn)出學生理解力提升是整個政治“同課異構”教學的目的。因此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的衡量標準也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
二、“同課異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1.政治教師的思想轉變
教師的課堂設計直接影響學生對政治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教學設計的靈感來源,通過教學反思、與學生的交流,集體備課,觀摩其他人的課程等形式,教師可以進一步學習到自己沒有掌握到的教學設計思路。這是高中政治教師需要進一步轉變的思想,要想讓學生接受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方法,就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與其他教師的教學空間,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對教學進行有效的反饋。例如:在學習“我國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這一教學內(nèi)容中,我們選用同一社會案例——“經(jīng)濟發(fā)展能否犧牲環(huán)境”分析的時候,有兩種不同的教學設計,即:第一種方案就是將學生定位為市政協(xié)委員,讓他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是否具有一定的價值。學生被設定到這一情境中,他們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進一步提升;另一種教學方案就是教師對同一社會案例——“經(jīng)濟發(fā)展能否犧牲環(huán)境”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中間可以穿插學生的自由發(fā)言。上述這兩種教學設計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是第一種更加適合學習積極性不高,政治學習能力不強的班級,第二種教學方案更加適合政治理念較為清楚的班級。
2.教學過程形成新的教學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教學可能,這些可能也許是教師不可預知的。這種不可預知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進一步思考,最終可以形成新的教學設計思路。這種教學過程中形成新的教學思路,需要教師不斷放開對學生“聽課”的要求,讓學生可以隨時提問,針對一些具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形成結論。這種較為寬松的教學氛圍中,學生面對政治教學理論知識可以進一步發(fā)揮自主的創(chuàng)新意識,構建有效的自學方式,提升自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進一步思考接下來應該怎樣引導學生,教師也就有了更多時間去思考新的教學思路。
3.合理采納同事的教學設計
在一個學校教授高中政治的同事在教學設計中可能有著更好的方式,因為他們的學生在最終政治成績上顯示出更為優(yōu)秀。然而我們不能盲目的采用他們的教學設計,因為教學對象是存在差異性的,教師需要選擇符合自己教學對象的教學方法②。例如:在“運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這一部分教學內(nèi)容中,一些年輕的教師運用一些比較前衛(wèi)的例子——“釣魚島事件”來分析,但是有時這種較為明感的問題可能引發(fā)學生更加激烈的反應,最終課堂紀律控制難度較大,我們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案。
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存在差異性,這些教學方法對一些學生可能很有效果,對于另一些學生則是沒有什么效果。這種“同課異構”的教學思路是將同一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對象,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設計,從而觀察不斷的教學方法的效果怎樣,最終選擇出一個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和設計。這種教學理念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見證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政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