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霞
【摘 要】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是教育之本,閱讀是語文之根。本文作者緊密結(jié)合教學實際,暢談了提高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值得大家一睹為快。
【關鍵詞】閱讀氛圍;精選篇目;課外閱讀;表達訓練;初中語文
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是教育之本,閱讀是語文之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主陣地,對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產(chǎn)生深遠影響。教師把握好語文課外閱讀訓練環(huán)節(jié),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和寫作能力,而且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人間的真、善、美,從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認為,新課改理念下培養(yǎng)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營造閱讀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前提條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可以通過“五大渠道”實施:①安排課前三分鐘演講。這個時段可以讓學生上講臺介紹魯迅、巴金、林語堂、契科夫等古今中外名人的讀書故事,從而使大家逐步感知閱讀的重要性;②推薦優(yōu)秀文章。要求學生圍繞母愛、自然、成長、綠色生活等主題完成一篇習作,各學習小組組長負責寫主題推薦語,并張貼到教室里的學習交流專欄處,以供大家交流互動;③積極開辟閱讀角。要求語文課代表負責每天一次的報刊上架,督促學生適時閱讀,在了解最新的時事信息基礎上直接以口述形式進行交流;④適度推薦好書。每個月要求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掛在教室閱讀墻上,供大家閱讀;⑤善于表揚鼓勵。針對勤奮閱讀的學生,不僅要予以精神獎勵,而且要獎勵一些課外閱讀書籍;即使發(fā)現(xiàn)不勤于讀書的學生,也要鼓勵為主,千萬不能大聲呵斥。上述閱讀氛圍的營造,有利于學生擴大知識閱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鑒賞水平。
二、精選閱讀書目,提高鑒賞素養(yǎng)
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好奇心比較強烈,但對大小書店銷售的各種書籍缺乏分辨能力。因此,我們應幫助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并為學生選擇有益的書籍當好參謀,真正達到開卷有益的宗旨。譬如,我在講授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一課時,就要求學預習時選讀《安徒生童話集》;在學生范文《狼》時,就讓學生先拜讀《聊齋志異》;在引導學生學習《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課時,要求學生先瀏覽《水滸傳》;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從網(wǎng)上下載關于名著的評論性文章進行閱讀,提高閱讀的深度;針對名目繁多的報刊雜志,我就向?qū)W生推薦《小小說精選》、《讀者文摘》、《意林》和《心靈雞湯》等優(yōu)秀雜志,從而使學生確立正確的閱讀方向,不斷提高鑒賞素養(yǎng)。
三、注重課外閱讀,擴寬知識視野
學生只有掌握了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教師要一定做好引路人,循循善誘的予以點撥、引導。不少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的課外閱讀量不比其他同學少,但是語文閱讀能力還是徘徊不前,到底如何提高課外閱讀水平???其實,讀書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個“精”主要指閱讀方法與技巧,我在平時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抓住“四大”環(huán)節(jié):
(一)強化閱讀方法的指導。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閱讀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針對詩歌、散文類作品,我在早讀課上安排二十分鐘讓學生朗讀,使他們逐步感悟范文中語言的節(jié)奏感、停頓、重音、結(jié)構等特點;針對寓言故事、雜文類的作品,重點要求學生找出具有哲理部分的闡述,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暢談感想;針對時事類報刊,要求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了解大概內(nèi)容;針對經(jīng)典小說,則要求學生精讀,不僅要弄清楚作品的基本情節(jié)、時代背景、中心思想,而且還能在網(wǎng)上找出相關的鑒賞文章進行拓展性閱讀,真正理解名著蘊含的深遠意識。
(二)細心檢查“讀書筆記”。《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初中生應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謂“讀書筆記”就是學生再閱讀的基礎上擬寫的心得筆記。我在平時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從摘抄優(yōu)美句段、感悟作品、整理中心、走進作者等方面入手做好學習筆記的整理。一般每周檢查一次,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及時予以糾正,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勤積累、多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讀后感的習慣。讀后感反映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為了鼓勵他們積極寫好讀后感,我在教室的墻壁上、黑板上進行“習作展示”,從而讓學生體驗閱讀成功的喜悅。
(四)定期舉辦作品賞析評比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檢驗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我每月舉辦一次作品賞析評比活動,由學生擔任主角,不僅讓他們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情感去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悟人生,而且要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力,讓他們真正體會到閱讀之快樂,創(chuàng)新之幸福,成長之愉悅。
四、加強表達訓練,培養(yǎng)寫作
學以致用是學生閱讀的最終目標,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在平時,只有選擇時機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才能將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當學生掌握了詩歌閱讀的方法后,我首先在班上舉辦“賽詩會”,激勵、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歌作品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其次,布置學生觀看電視劇新版《水滸傳》和名著《水滸傳》,要求他們找出電視劇和名著的區(qū)別,并討論《水滸傳》中“英雄好漢”的“殺人放火”情節(jié)等局限性;在學生觀看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時,要求他們分別舉例說明三國中的各個戰(zhàn)例的側(cè)重點,并進行相應的改寫與評比,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美妙境界。
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閱而不讀”、“讀而不思”和“思而不導”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而且指導學生“會讀書”,牢固樹立“以閱讀為本,以學生自學為主,以教師為指導”的指導思想,閱讀于“精”,指導于“行”,高效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