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雷鈞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項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學資源,此時,教師就可以巧妙地使用這些資源展開下一步教學,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成性教學;學生發(fā)展;魅力課堂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達到教學要求,將以往乏味的、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成新型的課堂生成性教學,靈活轉變教學方式,及時抓住生成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做到靈活多變,在反思中生成創(chuàng)新點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思維碰撞也逐步達到深入,想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已成為一大難題。假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不斷地在反思中生成“創(chuàng)新點”,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對信息技術了解相當少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創(chuàng)新一些實用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技能。
案例一:
畫出漂亮的圖形,對其添加上合適的顏色,教師給學生演示通過拖拽的方式來改變圖形的大小及顏色。
相關知識: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電腦繪畫模塊中《太空之旅》和《快樂小熊》涉及的圖形的復制與旋轉。
教學重點:圖形的選取以及復制的方法,圖形的旋轉、翻轉以及縮放的方法。
教學反思:教師在填充完顏色后,教師在漸變色譜的時候有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只需要拖拽的方式就能達到其效果,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生成的“創(chuàng)新點”,隨機應變,靈活地改變教學方式,將其作為下一步教學的新資源。
二、關注學生發(fā)展,避免學生出現(xiàn)非理性行為
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人感受及體驗,因為小學生的生活體驗還很少,閱歷還比較少,由于信息技術的多元化,小學生很容易禁不住各種誘惑出現(xiàn)非理性行為,假如教師不能及時地進行指導并糾正,那么將會使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偏離正確的方向。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走進電腦世界》時,很多學生就會感覺會用它就夠了,了解這么多組成沒啥用。還有的學生不通過正確的打字方式,單手操作,還自以為單手比雙手更靈活等這些現(xiàn)象,假如教師不能給予及時糾正,那么定會使學生的價值觀偏離,久而久之,這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特體驗之間的平衡點,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yǎng)的時候,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教師主導,挖掘課堂智慧
動態(tài)課堂的良好教學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共同努力,但是介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自己的主導作用,挖掘課堂中潛在的智慧,用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給學生講授課本中的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具有創(chuàng)新的計算機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向正確的軌道。
案例二:
通過使用LOGO語言畫出三角形、正方形,慢慢地畫出五角星等奇數(shù)角星,抓住其中的規(guī)律,并熟練掌握圖形的畫法。
相關知識:LOGO與語言的學習,學會用海龜畫圖形。
教學重點:掌握各種圖形的畫法,怎樣使用循環(huán)體;對于含有嵌套的復雜圖形,應該怎樣畫出復雜的圖形。
教學反思: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任務以后,應當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好引導的工作,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地掌握LODO語言,這樣有利于挖掘出在課堂上包括知識、教師的情感與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資源,但是如果教師不能夠及時地引導,那么就會浪費很多時間以及在課堂上生成的信息。
四、營造魅力課堂
由于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領者,能夠正確地把握教學內容的難點與重點,這樣可以很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進程。針對動態(tài)生成式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學會多種教學方式交換使用,生成擁有活力的課堂,達到突破重難點的問題。特別是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將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轉變成互動生成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案例三:
《認識電腦世界》活動主題:認識電腦硬件,老師可請一名學生通過實物展示下電腦的組成,并叫出每一組成部分的名字,簡單地說出這些設備在電腦運行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關知識:《認識電腦世界》認識電腦硬件的活動主題。
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建立起電腦軟件與其組成硬件之間的關系模型,讓學生明白電腦在工作的時候不僅僅只需要硬件來支持,還需要軟件。
教學反思:教師在給學生講述電腦組成的時候,對于認知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讓其試圖熟悉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對于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同學為學生演示其電腦的組成部分,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加深對電腦世界的深刻認識。
在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模式下,教師應該學會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去獨自嘗試,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以及時間,讓學生感受到探索知識中的樂趣。同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還要善于抓住課堂上生成的創(chuàng)新點,以此作為下一步教學的教學材料,使得計算機課堂變得更加靈活。
參考文獻:
華劍.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形成與運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19):246-24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