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 要 政治課教學理論性強,比較枯燥乏味,單憑教師講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運用案例教學法可給學生形成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已被廣泛采用,它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通過通俗易懂的案例素材把課本內容闡述的知識呈現(xiàn)出來,對學生構建理論知識,提升社會認知,升華價值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政治 案例教學 必要性 德育滲透
案例教學法也叫實例教學法或個案教學法,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選取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分析或討論,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大量實踐表明,在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1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今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隨著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他們的內心世界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思維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他們已不滿足于教師單一的知識灌輸,不喜歡教師在課堂上一個人從頭講到尾,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結論,他們希望有自己發(fā)表看法的空間,渴望展示才華,鍛煉自我、發(fā)展自我。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實際上就是學生自我表現(xiàn)、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體驗過程。在案例教學模式中,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演講、課堂討論、辯論、與同學交流等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文才、口才、辯才的機會,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另外,教師也可充分利用課堂這一主陣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例如,學生在熟讀案例、勤于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積極查找資料,主動獲取知識,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發(fā)表獨立見解等,這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又能激發(fā)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論內化為學生的主體素質。
2教學設計中應精選好案例
教學設計中精選案例尤為重要。精選學生感興趣的案例,會變學生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案例應該真實、有趣味、貼近生活。比如講授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中的法律常識這些課程時,可以參考《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黨報黨刊、中央電視等媒體的素材。理由是,這些新聞媒體的報道客觀公正權威,它們報道的新聞往往是當時的熱點焦點問題,對其權威解讀也有利于教師本人深刻地把握事件本質。案例是案例教學方法的核心,案例的選擇將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前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收集整理相關素材,精選案例。所選案例還要貼近學生,切合學生的實際。案例的難易度要適中,問題要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這樣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信心,有成就感,否則學生會失去探究和討論的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舉案例還應生動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適應學生的接受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輕松掌握知識。比如在講到“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時,可舉“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故事。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使學生感到看起來深奧難懂的知識,其實也親切有趣,易于理解,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另外,案例選擇還要有針對性,要服從和服務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要根據授課內容精心挑選最有典型意義的案例,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活化教材,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簡、化教為學,做到有利于學生探討、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3在案例教學中傳遞正能量,滲透德育
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的選用要緊跟時政形勢和社會發(fā)展趨勢,彰顯時代精神,緊跟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釋放、傳遞社會正能量。案例選擇的時代性和方向性原則是新課程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學生德育的最終目標,同時也是進行課堂教學案例選用時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因素。
案例應彰顯時代的主題,體現(xiàn)時代的新鮮內容,貼近當代高中生的思想和認識水平。比如,黨的十八大提出“科學發(fā)展觀、中國夢、生態(tài)文明、政治體制改革、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光盤行動、美麗中國建設、文化強國建設、祖國統(tǒng)一、居民收入十年翻番”等富有時代氣息、彰顯時代發(fā)展主題的素材,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黨和國家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愛黨熱情,還能大大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現(xiàn)實社會的了解和認識,使其更加關注社會,培養(yǎng)學生奉獻社會的責任感。四川雅安發(fā)生的7.0級地震后,黨和政府的關注、公民的參與、國際社會的關注、地震對當?shù)亟洕?、文化產生的影響等系列素材,通過科學的選取呈現(xiàn),既能傳遞社會正能量,又能讓學生鮮活地理解課本知識。對政治課而言,這些鮮活的時效性明顯的案例,更加真實地突出思想政治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政治課德育功能的實現(xiàn),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基礎。
當然,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事例運用得越多越好,這樣會把政治課上成“故事會”。相反,應圍繞所授知識點精選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與知識點應有機結合,而不是事例的簡單堆砌。
參考文獻
[1] 孫紅杰.案例教學法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2] 胡若曦.探析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中案例選擇的原則[J].新課程(下),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