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凱
摘 要:課堂氛圍是指課堂的氣氛和情調(diào)。好的氛圍是一種無聲的熏陶,無雨的浸潤 。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于師于生都是一種享受。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因此,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的方法有師生情感溝通法、教學方法多變法、民主評價法等,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途徑多種多樣,這需要我們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只有學生樂于學習,我們的課堂才會更加精彩紛呈。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綠色;課堂氛圍;營造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課堂氛圍是指課堂的氣氛和情調(diào)。好的氛圍是一種無聲的熏陶,無雨的浸潤 。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于師于生都是一種享受。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因此,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綠色課堂氛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那么,營造流綠色的語文課堂氣氛都有哪些方法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師生情感溝通法
教師與學生間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好的語文課堂氛圍的關(guān)鍵。
1.微笑感染式
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可親可敬。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2.賞識激趣式
渴望被賞識是人 類本質(zhì)最殷切的需要。贊賞出創(chuàng)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比纾骸澳阏鏁胂?,把我們帶入到了一個奇妙的地方,老師太佩服你了。”老師的贊揚 、 同學的掌聲 、 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3.朋友交心式
真誠地關(guān)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一句話讓人笑,一句話也能讓人氣得跳。平時,教師要多走近學生,與學生親近,交朋友,與學生聊天,聊聊孩子的家庭、愛好、煩惱,事事都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幫著孩子解決問題,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允許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質(zhì)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耐心 ,讓學生感到教師與自己心連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
二、教學方法多變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語文課可采用多種激趣手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1. 變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般情況下,我們通常是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講課的,有些課文我們可以逆推,直奔文章的總結(jié)句或篇末總結(jié)性詞語,然后去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如《草船借箭》、《鳥的天堂》等。還有一些課文,我們先從文章的中心句入手,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夜的工作》等。我們還可以抓中間的過渡句,帶動理解全文,如《偉大的友誼》等。另外我們還可以抓住文章的線索來學習課文,如《凡卡》一文有三條線索,一條是凡卡寫信的內(nèi)容;一條是凡卡寫信時回憶爺爺在鄉(xiāng)下守夜,與爺爺一起砍圣誕樹的的情景;一條是凡卡寫信的過程。三條線索讓學生了解了凡卡悲慘的命運,揭露了沙皇統(tǒng)治的黑暗。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變化,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多種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
讓課堂活躍的方法有很多,低年級多采用游戲的方法,高年級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如《草船借箭》的過程,就可以讓學生用文具盒或事先疊好的小船來演示借箭的過程。還可以把動人的音樂、直觀的錄像、寓意深刻的典故、競賽、表演等都可融入到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去講解、朗讀,去提問、解答,加強小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善于質(zhì)疑,敢于答疑,形成生生間、師生間的互相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這樣一定會提高語文課教學實效。
三、民主評價法
老師給學生一個肯定,學生還老師一個奇跡。這就是評價的作用。教師恰當?shù)脑u價,會增進師生間的信任感,并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發(fā)揮出應有水平。因此評價是一種教育學生積極向上的催化劑,評價的結(jié)果應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
1.評價標準多樣化、層次化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語言水平、接受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如果評價標準只有一個,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是違背辨證法的。因此,傳統(tǒng)的由教師制定的評價標準就要進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來評價自己或同伴的學習,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評價標準的制定,比如每次作文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作文的水平制定出三個層次的評價標準,甚至特殊學生特殊對待,體現(xiàn)出評價標準的多樣化、層次化,學生也會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矯正自我行為,不斷進步,從而最終達到會學的教學目標。
2.評價方式豐富多彩
在“生生為師”的課堂上,自主評價、同伴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各種評價形式共同組成課堂評價機制,推動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諸如抄寫默寫背誦等客觀作業(yè)交給學生自檢互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既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能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 一舉三得。又如作文的評改,我們按照分層評價標準學生自評修改,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數(shù)、有簽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補充。目的是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后從各組推薦出的評文中選取兩篇或多篇差別比較大的文章,通過大屏幕展示,師生一起復評、修改,這樣做學生才會真正明白作文該怎么寫、怎么改,學生的作文能力才會提高得更快。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充分地尊重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有效的時間里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探索,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只有學生樂于學習,我們的課堂才會更加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注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山東省錢霞撰寫
2、《營造高效課堂的幾種方法》,江蘇省葉楓撰寫;
3、《優(yōu)質(zhì)高效課堂的特征》,江蘇省辛兆剛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