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惠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21-02
摘 要 在高等教育中,體育教學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真正做好高校的體育教學,除了要讓同學們加強鍛煉、增強體魄、掌握更多的運動技巧外,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借助體育鍛煉這一手段將體育精神也傳遞給學生,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體育、熱愛體育,真正達到健身育人的效果。本文主要講述了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高校體育教學中未能好好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原因進行分析,為之后繼續(xù)研究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人文培養(yǎng)方法打下基礎。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學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
(一)人文精神的含義及其發(fā)展
其實,時至今日,關于“人文精神”是什么的問題依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是總體上來講“人文精神”是一種對理想和信仰高度統(tǒng)一的追求,是一種對崇高的追求。人文精神是真正的追求主義,它可以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人文精神還是生命存在的一種重要形式,一旦沒有了人文精神,那么人類也將無法延續(xù)生命,人的生命價值將無法體現(xiàn)。
“人文”這一用詞最早可在東周時期《周易》的《賁卦·辭》中找到出處:“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里所說的“化”就是教化,“文明以止”是說文明是由人掌握的,所以叫做“人文”。
多年過后,“人文”這一詞匯也有了更多的含義,它增加了“人的文化、文明、人格”這一層含義。其實,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人格和道德具有相似的內涵。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
體育是人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可以培養(yǎng)人的意志力和健全的心理。尤其是進入到本世紀之后,中國高校的體育教學越來越注重加強體育教育的功能,并將其在實踐過程中加以運用。關于體育運動,加強鍛煉注重技術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增強大學生的體育意識,鍛煉大學生的意志力,讓大學生有一個好的習慣,這些已經(jīng)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起來。其實,高校的體育教育已經(jīng)遠遠不是那個單純的體育鍛煉的問題了,體育鍛煉逐漸成為一個媒介,成為一種方式方法,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讓人能夠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有一個更好地發(fā)展,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受到傳統(tǒng)“健康第一”的思想,許多高校設置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對體育與健康做了完美的詮釋。總的來說,體育與健康的結合體現(xiàn)了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F(xiàn)階段,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所面對的對象是高校的所有學生,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注重體育鍛煉,另一方面也發(fā)揚了學生的個性,讓大學生增強了體育能力,因此,高校體育教育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所以,高校體育教育是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服務的。
二、高校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要想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高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同時高校還是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正確的世界觀的重要階段。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特別是在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顯得更加重要。
(一)素質教育的需要
現(xiàn)今社會發(fā)展迅速,因此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作為人才的輸出地,高校應當根據(jù)自身特點,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傳授,還應當增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高校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增加人文精神部分的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積極向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身體和心理等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脫穎而出。
(二)高校體育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
高校的體育教育往往都是用傳統(tǒng)的方法教學,大多數(shù)高校只注重對學生體育運動的鍛煉,但卻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體育這一學科是一個追求正義追求公平的學科,體育運動是注重相互競爭注重相互合作的運動。因此,對體育方面的教學活動不只是要求學生體育成績的提高,更是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許多高校總是說要提倡“健康第一”,因此高校應當采取一些關于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包括對學生價值觀、態(tài)度等各個方面的培養(yǎng)進行改革,以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近年來,中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逐步走向一個極端,許多人對體育教學的認識越來越片面,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一些傳授者已經(jīng)參考了國外其他國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這也給了高校體育教學新的希望,不過就目前中國高校所面臨的問題來看,情況依然比較糟糕。
(一)教學目標片面化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通常覺得體育是一種增強個人身體素質的方法。這樣的思想就會導致高校體育教學僅僅是提倡健身的一部分,而忽視了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進而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空間,也致使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教學內容競技化
現(xiàn)在高校的體育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都還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沒有注意對學生意志力、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把握。另外,許多高校在對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面也會首先選擇競技類體育項目,而沒有很好地重視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精神狀況。教學內容的競技化雖然有可能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卻喪失了體育所蘊含的一些心理素質、意志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價值,也導致人文精神喪失。
(三)教學評價不科學
中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主要是以學生是否達到標準作為評價,而卻沒有在意學生的基礎素質和自身的進步程度;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運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卻沒有在意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差異。這樣的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樣也會使學生缺少人文精神。
(四)教育過程技術化
高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知識追求體育鍛煉的規(guī)范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要求學生堅決聽從教師的指揮,但這卻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和教師的素質不高有很大的關系,中國的教師團隊中雖然有很多優(yōu)秀的工作者,但卻也還有很多缺乏教育理念、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的素質較低的工作者。這也會對高校實現(xiàn)體育教學過程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目標造成障礙。
四、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培養(yǎng)
(一)更新體育教學理念,關注人文體育
現(xiàn)階段,中國的體育教學理念非常片面、教學內容競技化、教學形式也不豐富等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觀念非常守舊,沒有對體育的人文精神有足夠高的重視程度。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高校的體育教學思想,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第一,以人為本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的思想主要強調人的個性發(fā)展,講究要尊重人的創(chuàng)造性。高校體育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一切活動都要從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考慮。第二,體育教學要依靠和諧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第三,高校還應當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是一生的事情,讓學生樹立起終身都要做體育鍛煉的思想,努力讓學生自發(fā)自愿地加入到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生活,愉悅身心。
(二)調整體育課程體系,拓展教學內容
中國的高校目前所開設的課程大多是體育鍛煉課程,而很少有人文教育的課程。因此,首先,高校應當改善體育教學的體系,了解高校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教學課程,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課程進行學習。其次,高校體育教學還應該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根據(j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開設教學課程,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最后,還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讓學生為中國運動員而驕傲,為中國人而驕傲。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滲透人文精神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不應當僅僅按照老師在黑板上傳授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應當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來,還要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首先,高校體育教學可以通過依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將學生分為幾個討論小組,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其次,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考察學生不同能力的體育運動,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學生提高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最后,高校的體育教學還應該運動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例如,可以通過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中國體育運動員的成長經(jīng)歷,一方面增強課堂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人文素養(yǎng)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要想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師。如果高校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不能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人文精神的學生。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為大學生傳遞體育相關的知識,增強大學生的運動技能,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大學生傳遞一些與人文精神相關的知識,增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要對體育教學的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教師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廣泛深入的人文知識?,F(xiàn)階段,高校的體育教學教師大多數(shù)都只有過多的專業(yè)知識,卻沒有很多的人文精神傳授經(jīng)驗。所以,高校要努力為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的條件,為提高人文精神打下基礎。
(五)營造校園體育文化人文環(huán)境,培養(yǎng)人文精神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對阩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還與高校的環(huán)境有關,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可以對學生的行為和個性發(fā)展產(chǎn)生一定影響。例如,學校的體育館或者操場等公共設施的建設會對學生的人文精神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課外體育活動也可能會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意志力。運用各種體育資源可以舉辦一些體育相關的活動,例如體育競賽、運動會、體育相關的講座報告等等,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體育攝影、海報設計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喪失對高校大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入一些人文思想的教育,把體育作為一種媒介,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一定非常艱難,而且也會是一個周期很長的工作,這需要高校的努力配合,只有高校真正將“以人為本”作為治校理念,努力將人文精神滲透到體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做到讓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東升.論當代體育中的人文精神[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2):40—41.
[2] 杜愛儉.當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與人文精神矛盾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5(6):78—80.
[3] 陳少宇.中國體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體育學刊.2014(4):30—32.
[4] 馬永紅.研究體育人文精神價值的意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5):140—141.
[5] 姜藝.體育的人文精神[J].體育文史.2011(3):21—22.
[6] 馮虞章.試談人文精神[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30—36.
[7] 郭葉.學校體育呼喚人文精神[J].體育學刊.2015,12(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