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袁博++黨敬華++史立華++馮靜
摘 要:在分層教學法的具體實施策略上,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給出了較為有針對性的方法性指導。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提倡呼吁開展實施分層教學,但能夠從實際操作層面詳細論述其指導意義的文章不并不多。本文將從分層教學的思想發(fā)展、目標實現以及實際操作這三方面,結合實例論述在雅思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分層教學。
關鍵詞:分層教學;雅思教學;實際操作
一、分層教學目標實現
分層教學要實現的是:任何培訓與教育都要面對所有學生,重視每個學生的進步,采取分層次教學的策略會促使個體能按其特有的方式發(fā)展,進一步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
分層教學需要傳統(tǒng)的對待學生之間差異的態(tài)度──消除差異,而將視角轉向了對學生差異的培植、利用和開發(fā),根據學生差異特點和發(fā)展要求,采取差異化的教育方式,使學生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具體來說,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各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協(xié)調教學目標和要求,把教學要求置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之中,使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學習可能性相互適應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仔細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以及充分了解學生認知差異的基礎上,尋找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的結合點,分層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確定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無論在公立教育在短期培訓中都能夠實現自己的成長目標或成績目標。
二、遇到的問題
結合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尤其是短期培訓中,教師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考試能力千差萬別,通過怎樣的方法才能使得不同的學生在聽課中都有參與感和收獲感?通過怎樣的方法才能使學生被激活從而使其不僅具備考試能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呢?
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問題和可能出現的情況,更需要教師對考試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類,從而實現在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進步。
考慮因素:
1.教學層次的界定。在國內考試中,較為容易的層次界定方法就是根據學生的目標分數確定學生的層次,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忽略其他幾個問題。由于分層教學是基于對學生之間的認知差異的考慮而提出的,因此,分層的主要依據不僅要結合學生的目標,還要結合學生的相似的認知水平,并將認知風格、性格特點等非智力因素作為參考變量。
2.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設置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期工作,是決定教學活動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各層教學目標既要科學、準確地設置在相應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同時也應是教學總目標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在雅思備考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比較薄弱,因為其目標分數不是很高,達到5分或者5.5分即可,及G類考生,對于這種同學來講,英語不需要實現絕對的高分;相反,另外一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好,試圖通過更高的分數來實現跨專業(yè)、跨學校的目標。那么面對能力差別如此巨大的班級,教師應該根據考生的不同分數需求,給出差異化的、呈現梯度的教學步驟和教學目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部分以應試結果為導向的課程就可以滿足每一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這個步驟中,教師要做好導向工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引導學生科學地選擇并逐步的實現學習目標,這是影響這個過程成敗的關鍵。
三、分層教學實踐操作
1.The teaching aim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決定了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活動,同時也決定了教師將學生分組、分類的可能。
2.The learning style of the students 學生的學習方式。例如,一部分學生可能喜歡獨立學習,但是另一些學生喜歡精品小班學習。當然學生也有不同的性格和知識背景,這點我們也要考慮進去。
3.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the students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大多數的教學班級都是由不同能力學生構成的,在設計課程之中,教師應該設計一些活動把能力相同的分成一組或不同能力的學生分成一組。
4.The class size 班容的大小。在一般人數20-30人的構成小班教學中,我們可以大量使用小組分類或成對分類,但是對于多余30人的班級,我們應該采取多樣的群組式分類。
5.The previous experience of students 學生的先前經歷。當學生并不熟悉小組分類或成對分類的話,我們最好要以這兩個分類標準作為起點,然后再展開其他的分組活動。
6.The activities that teachers have chosen 教師所選的活動。例如,學生討論可以在小組之間展開,角色扮演可以在成對小組中或全體學生中呈現出來,采取不同的活動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
7.The balance of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a lesson 課程中互動的平衡。關注在分層中學生的反應,對于表現極端的學生,包括難度太低或太高的情況,要準備附加的輔助材料便于使學生在出現極端情況時,統(tǒng)一教學步驟和進度。
8.The group dynamics of the class 班級中的團隊動力。應該關注任何學生在分組或團隊中取得的進步的問題,讓他們在團隊中感受到進步,甚至可以從整個小組中得到學習經驗或榜樣模仿,最終實現個人的成就。
四、結論
分層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可概括為:分層質疑,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分類指導;信息反饋,分層釋疑;分層練習,歸納小結四個階段。教師也可以根據班容和具體授課風格的差異來調整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總而言之,面對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在雅思短期培訓中還是在傳統(tǒng)長期英語教育中的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嘗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并致力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手段,要把原始的單一、統(tǒng)一的授課目標轉換到以考試成績和考生成就雙重導向,實現學生自我個性價值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