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平
【摘要】針對農村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陽光評價”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提出了陽光評價內涵在思想品德課堂的學情,介紹了“陽光評價”的內涵。結合這些內容,闡述了陽光評價動力推動思想品德課堂效率提升,其內容有:課程實施標準,雙向多維反饋評價模式,動力源體現等。此外,還分析了陽光評價的細化分析與個體操作體系,其中包括:評價注重差異,評價揚長避短等內容。希望通過這些內容的分析,為農村思想品德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農村思想品德 陽光評價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38-02
“陽光評價”屬于一種積極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課堂上的各種陽光點,將其當作評價的理由。主要反映出評價內容全面化、評價標準差異化等不同特點,評價標準有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也有學生情感態(tài)度情況。在評價過程中,具有實際生活性,評價的場景有課堂生活中真實層面的東西,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過程進行充分考慮,在評價方法上主要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充分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一、陽光評價內涵在思想品德課堂的學情
在農村思想品德課堂上“陽光評價”是積極評價,陽光評價屬于多元化的,在評價過程中相對全面化,在評價標準上存在著差異,此外評價結果是多彩的。和普通評價不同,陽光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主要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并且充分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評價較為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生的心理情況等。
通過評價,為其提供直接和學習有關的詳細描述信息,讓學生全面的參與到表現性評價當中,幫助學生對學習目標進行充分理解。在農村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共同解釋資料,為學生制定相應標準,并對評價的進展進行詳細描述,收集評價結果。在評價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認真觀察,找出學生存在的優(yōu)點,引導學生得到自身的發(fā)展,從而使思想品德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二、陽光評價動力推動思想品德課堂效率提升
1.課程實施標準
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精煉清晰。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思想品德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避免對學生進行單純的肯定或者單純的否定,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學會區(qū)分是非曲直[1]。教師語言精練,在評價過程中,適當的重復重點語言。
2. 雙向多維反饋評價模式
教師對農村思想品德課堂進行陽光評價過程中,擺脫枯燥的評價方式,并從客觀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實施雙向評價,不是單一的夸獎,也不單純的批評。教師給學生對評價進行反饋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發(fā)言權,針對教師對其的評價闡述自己的想法,要幫助學生從評價語言中得到啟發(fā)。
3.動力源體現
評價并不單純的讓學生對自身能力進行了解,同時也起著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作用。農村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在對缺點進行適當點評的基礎上,突出評說學生優(yōu)點。學生被評價后,對思想品德的學習信心倍增,從而積極主動的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教師評價要注意場合,在適當的場合對學生給予贊許,促使學生內心獲得足夠快樂,進一步進行思想品德課程內容的學習[2]。
三、陽光評價的細化分析與個體操作體系
1.評價注重差異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但不同學生又存在著差異。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結合學生已有認知、行為能力以及情感等三個方面因素,進行思想品德的評估,制定因材施教具體教學方案。
例如學習“我與父母交朋友”相關內容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具有較高的認知水平,但是班級內存在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在這一認知上較弱。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學生進行家庭調查,充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將教育教學和學生家庭情況相互結合,對這些學生做出針對性評價。
2.評價揚長避短
初中思想品德學科評價過程中,主要注重對孩子揚長避短,促使課堂評價發(fā)揮出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有關誠信相關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總結人生道理,對學生進行激勵,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人格,教師對不同學生特點進行詳細研究,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評價過程中主要從其優(yōu)點入手,利用積極心理學,利用評價指引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3]。
3.評價凸顯素質
對農村思想品德課堂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首先,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爭做合格公民。在評價過程中,要適當滲透基本國情的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國家情懷。同時,評價過程中重點對學生進行全力和義務方面的教育,促使學生樹立法制意識。
四、陽光評價權重體系擴展實施
對農村思想政治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作為主導。課堂教學著力圍繞“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素養(yǎng)、教學藝術、學習資源”權重維度展開。
如,對學生帶來影響的屬于陽光評價的主要因素,站在評價的多元維度上分析,可以將陽光評價分為以下幾種:小組合作;活動參與;時事述評等。在評價過程中,要大力發(fā)揮反饋作用,關注學生未來成長,無論是描述型評價還是“成長記錄”均注重學生的品行。
五、結束語
近幾年,對農村思想品德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深入分析,加上不斷實踐和總結,對課堂教育行為進行觀察,認為對思想品德課堂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其方法相對單一、重視結果的評價,忽略了過程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積極運用陽光評價方式,對課堂評價機制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找出一種相對有效合理的評價措施,促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通過對評價做出反饋,促使思想品德生命課堂教育的實際功效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明富. 讓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充滿陽光[A]. 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yī)學研究院.2014年教育探索與實踐學術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yī)學研究院:,2014:2.
[2]文旭.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齊佩芳,鄒連方. 真實——思想品德課堂的生命[J]. 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01:74-76.
基金項目:
1.廣州市增城區(qū)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陽光評價背景下農村初中“參與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編號:ZC201556)的研究成果
2.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陽光評價背景下農村初中“參與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編號:1201562800)的研究成果